這倒并不是何夕養成了驕奢的習慣,而的確是工作所需。他進城所拜訪的對象往往都是官府中人,而拜訪這些人又不太可能打著空手去,車上就經常會載有金銀珠寶之類的東西。另外為了預防萬一,車上的夾板中還加了鐵皮,做了放置武器的隔層。如果被有心人搜查,自然不難發現這輛車上的秘密,因此何夕早早便買通了南城門的明軍,進出城門之時根本不用再停下來接受檢查。
當然這種超規格待遇現在也并非駐廣辦一家獨有,好幾家富商看到何夕作出的表率,也有樣學樣地效仿起來,以同樣的方式換得了進出城門的自由通行權。而負責守衛南城門的這幫明軍也因此而獲益,平均下來每個月都多了上百兩的銀子可以分一分了。
何夕坐在車廂中,對外面所發生的事情并沒有太上心。他心中還在思考著虞堯所的那些信息,盤算該如何跟官府的人交涉香港島的事情。
馬車一路駛往的地方并非官衙,入城之后便拐向了南城,行進至一處巷口停了下來。坐在車頭的護衛人員跳下來,替何夕打開了車門。現在何夕坐車進城,一般都是配備兩名隨從人員。當然了,這兩人的編制都是隸屬于安全部的外勤行動人員,并且是由何夕親自挑選出來的好手。
何夕先將公文包遞給車外的隨從,然后再從車廂中鉆了出來,徑直向著巷子里走去。隨從關上車門之后,便提著公文包跟在他的身后。
這巷子不深,里面就只有一扇門,門上掛著一塊刻有“西苑”兩字的牌匾。何夕駕輕就熟地上前敲響木門,很快有人過來開門,將他們迎了進去。這巷子從外面看毫不起眼,但進到這庭院當中,倒是別有一番景色,院中的花草樹木,亭臺樓閣,一應俱全。院子的中心是一處小小的池塘,院中的涼亭、臺榭、走廊、假山等等景色都是圍繞著池塘聚合,頗有山水環抱的蘇州園林風味。
一名徐娘半老的婦人從屋里迎了出來,老遠就招呼道“何老爺,可是有日子沒上我們這兒來消遣了”
何夕笑著應道“三天前才來過,李三娘,你別當我那天喝糊涂了不記得”
“何老爺真是好記性,但三娘也沒說錯啊,你一天不來,這秋菊妹子可都是度日如年想著你啊”被換作李三娘的婦人一邊迎著何夕往屋里去,一邊打趣地說道“何老爺若是不常過來看看,恐怕秋菊妹子就一天更比一天瘦了。”
這處庭院其實就是一處風月場所,不過因為接待的檔次比較高,來這里消費的也都是本地社會上層的人士,因此并不像普通青樓妓院那么熱鬧。如果放在何夕穿越前的那個時空來看,除了沒有搞會員制之外,這里基本就是私人會所的經營模式。
“府衙的劉師爺到了嗎”何夕可沒興趣關心這里的姑娘是不是真的會因為自己三天沒來就茶飯不思,他今天來這里的目的并不是為了自己消遣,而是約了府衙的劉遷劉師爺來談事情的。
“劉師爺還未到,何老爺可以先喝喝酒,聽聽曲,稍坐休息一下。”這李三娘在這里迎來送往,也有幾分眼力,見何夕不愿跟自己多搭腔,便收住了話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