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委對于香港島的重視程度,甚至遠遠超過了安南南部的四個港口選址地區。對于海漢而言,那四處港口的建成與否,所關系的是今后控制馬六甲海峽這個大目標的進展,對于海漢的主根據地位置和主要貿易方向而言,再考慮到可能會遇到的對手,控制南洋地區的航道咽喉倒并不是一件非常急切的事情。而香港島的歸屬,則是會直接影響海漢對大陸攻略的大事件。
香港島若是能順利拿下,基本便可以踏踏實實地掌握住珠江口水域,并且影響到兩廣地區通往福建、臺灣海峽,以及北邊沿海省份的所有航道。以香港島為軸心和跳板,海漢才能夠騰出手腳,在東南沿海區域逐步地進行勢力擴張,而不是一直依靠駐廣辦和萬山港這種“小打小鬧”的項目來刷進度。
而對于軍方來說,控制香港的戰略意義更是不可忽視,甚至顏楚杰根本就無需再向陶東來進行說明。香港島的位置進可攻退可守,既能讓戰船直達廣州城下,也可以憑借當地的天然地形打造成無法被攻克的堡壘式港口,從而封鎖住整個珠江口的洋面。控制了這地方,就相當于是給孤懸海外的海南島上了一道保險。就算執委會這邊對此懸而不決,軍方也早就已經有了主意,遲早得找一個理由踏足香港島。
兩天后,“閃電號”帆船載著七名由軍方、海運部、民政部、建設部等單位組成的聯合考察小組,從勝利港出發前往珠江口。他們將按照執委會的要求,對香港島南側的區域進行實地考察,并評估當地的開發價值和難度。
不過就在他們從勝利港出發的同一天,廣州方面又取得了新的進展,那位收了大額傭金的劉師爺沒有辜負何夕等人的期望,居然僅僅只用了幾天時間,便辦妥了何夕所要求的事情以海漢商行的名義,在廣州府登記造冊,于年內在新安縣下屬的香港島南側修筑商用港口和設施。
登記手續本身其實花費極少,但不露痕跡地獲得這個登記資格,卻是讓駐廣辦這邊足足花掉了千兩白銀。當然相比所取得的成果,這一千兩銀子花得千值萬值。得到這個消息之后,駐廣辦一邊向大本營通報這個喜訊,一邊就已經開始在盤算著首批移民應該是從海漢運歸化民過去,還是直接從本地招募的移民中劃出一部分送往當地。
消息一出,駐廣辦上上下下都動了起來。大伙兒都很清楚,如果批準成立香港據點,那么最有希望出任當地主管官員的人選肯定會在駐廣辦這邊誕生。除了專業性太強的何夕和銀行事務主管蔡金梅之外,其他的人似乎都有可能接著這個時機官升一級。負責衛生醫療的馬玉馬大姐,移民主管沙喜,信息主管陳天齊,運輸主管游益漢,軍事小組的蕭良虞堯二人組,以及萬山島上的陳一鑫、厲斗這對年輕搭檔,似乎都有機會由此鯉躍龍門。
當然了,機會最大的人仍然是目前擔任駐廣辦主任一職的馬力科,畢竟相比其他人員,馬力科走的才是專業政客的路子,而且綜合能力和大局觀也的確要優于其他競爭者。在工作能力這方面,可以說馬力科曾經在體系內的從業經歷是幫助他贏在了起跑線上,其他人不管怎么努力,從政經驗的欠缺終究是一塊短板,而這卻恰恰是馬力科的長處。
不過大家所爭取的也并不只是今后香港據點的一把手職位,畢竟香港島不是大萬山島這種小地方,只要放一文一武兩個主管官員在那里就夠了。就算是政治敏感度再低的人,也知道香港島這地方在軍事和商貿方面都有著極大的作用,而屆時分配到當地的人口肯定也不會是一兩個公社編制這么簡單。民政部派駐廣州的移民主管沙喜就很大膽地預測,在占下香港島之后的一段時期內,駐廣辦從大陸招收到的居民恐怕會有相當一部分人口要分流至香港島,甚至可能在極短的時間內,移民人口就會超過島上的現有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