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東來放下茶杯,開始切入正題“瓊聯發的考察團,大概還有兩三天就到昌化,所以我特地提前幾天過來,把這邊的行政編制給規范一下,免得你們這邊的攤子一直責權不明”
喬志亞聽到這里不僅暗想,自己這升遷的機會能來得這么快,倒是還有這瓊聯發一份拐彎抹角的功勞在里面。不過。執委會為此而改變原有的辦事進程,而且陶東來都親自過昌化來打前站,倒是能從這里感受到他們對債券招商這件事情的重視程度。
既然是執委會所重視的項目,那基本上可以跟“不容有失”四個字劃等號了。喬志亞可不希望自己上任之后的第一個項目就被搞砸,因此聽得特別認真。
陶東來節接著說道“我們修建這條鐵路的目的,以及在石碌所要開發的項目,可以不需對這個考察團保密。因為我們在這個項目上的盈利前景,只能通過項目的內容來體現。”
喬志亞很贊同地點頭道“其實外人知道我們打算在這里干什么也沒用,除了我們哪還有誰能有開發這個地方的能力昌化縣衙連城外十里都管不到,更別說開發石碌了。”
陶東來應道“說到這事,我聽說昌化的明軍武官已經被你們拉下水了”
“昌化縣的明軍把總叫肖老三,也算是個會看風頭的機靈人。上次我抓逃犯的時候在他面前小露了一手,把他給鎮住了,之后就選擇了徹底跟我們合作。這家伙倒也不算特別貪錢,一個月給他幾十兩銀子就很滿足了。”
如果肖老三知道喬志亞在背后是這樣評價自己,一定會感到哭笑不得。這價錢本來就是喬志亞試探著開出來的,但對于肖老三來說已經著實算是一筆不小的收入,要知道他如果單靠軍餉吃飯,一年的收益也就跟喬志亞開出來的月付價格差不多了,肖老三不動心才真是怪事。
但肖老三如果知道昌化項目的天價投資額,了解到海漢準備在這片地區營造的工業基地規模,很有可能就會水漲船高,提高叫價。正是因為沒有這種意識,肖老三也就錯失了給自己小金庫撈取更多收益的機會。當然了,如果他真敢橫下一條心敲竹杠敲到海漢頭上,那多半會成為昌化縣歷史上少有的因公殉職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