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經貴知道海漢官僚體系制度對于“責任“兩個字極為重視,既然他自己身負勞工交接的責任,那就不會輕易放水,否則到時候追究起來,他這個環節肯定難辭其咎。港區建設這么大的事情,到時候被辭官可能都算輕的,搞不好就直接抓進苦役營當苦力了。
鄭林嘆口氣道“阮專員,這并非在下有意為之,這些勞工都是整村整村地征發而來,若是特意挑出這些人,豈不是得拆散無數家庭“
上次鄭林到三亞港與執委會商討合作開發事宜,海漢這邊一開口就是三千人,而峴港附近根本就沒有這么多的居民。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安南官府不得不從南方的會安附近征發民眾,將當地剩下不多的百姓幾乎盡數帶走,送到峴港作為勞工候選。而鄭林所說的問題的確存在,既然是整村搬遷,勢必就有一些不合條件的百姓,但不管出于哪方面的考慮,都不太可能將這些人趕走,讓他們去自生自滅,所以干脆就打包全都送來峴港,說不定還能充幾個數呢。
阮經貴好歹也是南越出身的人,聽完鄭林的解釋多少也有些動容“你們以前不是都用戰俘來交付嗎“
鄭林搖搖頭道“戰爭已經結束半年了,能抓到的都抓得差不多了,那些放下武器回家種田的人,總不能全都抓起來吧“
阮經貴聽了之后也覺得有幾分道理,不過鄭林說戰俘資源已經接近告罄,這對于海漢而言并不是什么好消息。阮經貴在三亞待了半年,也知道當地的歸化民當中有相當一部分都是來自安南。而從外界大量引入移民一直都是執委會堅持在執行的政策,如果安南的移民來源中斷,那肯定或多或少會影響到海漢發展的進程。這個情況大本營未必知道,稍后還得向劉山夏報備才行。
阮經貴雖然也很同情這些同胞,但他很清楚自己現在的立場是站在哪一邊,更何況能夠進入海漢體系,對于這些缺乏穩定生活環境的民眾而言反倒是一件好事,如果能多拉一些同胞進入海漢體系,阮經貴倒是很樂意出這個力。
“這些人我可以收,但他們不能作為合格的勞動力計算進去,我們要的三千人,你還是得想辦法湊夠人數才行。“阮經貴跟在施耐德身邊幾個月,別的不說,這算計別人的本事可是學了不少,不但要把這些不合格的人口留下來,而且還要讓鄭林設法補足差額。
鄭林一聽也覺得頭大,湊齊這三千人就已經把方圓近百里的人口搜刮的一干二凈了,要是照阮經貴這種選法,恐怕三千人里得挑出千八百個不合格的,還得再從外地用船運人過來,這里外里的消耗算下來可就大了。
鄭林當下便搖頭反駁道“阮專員這話就說得不對了,我們征發勞工的時候不拆散家庭,的確是希望貴方能把他們都作為勞工接收過去,但既然不合格,那不合格的人,我們也沒有理由要免費向貴方。“
鄭林不肯讓阮經貴占了便宜,而阮經貴也不愿吃這個悶虧,兩人便就此僵持不下。不過阮經貴手下的人可沒閑著,不斷地從民眾隊伍中挑出那些明顯條件不符的人,而這些人的家屬往往也會因為這樣就跟著出了隊伍,于是很快在隊伍之外就有好幾百人被單獨圈禁起來。有些半大孩子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情,看到海漢民兵手持步槍上閃閃發亮的刺刀,就忍不住大聲嚎哭起來,場面頓時一片混亂。
“發生了什么事情“正在這個時候,劉山夏終于回來了,正好撞上這亂哄哄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