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里的陳設也很簡單,除了天花板上利用太陽能供電的幾個ed光源非常顯眼之外,房里就只有一張桌子和兩只椅子,而且這三件套都用螺栓牢牢地固定在了地面的基座上,而犯人的鐐銬都可以方便地固定在椅腿或者桌腿上,以防其在審訊中突然暴起傷人。
參觀完審訊室之后,顏楚杰便留在了房里,而陶東來則是在郝萬清的帶領下來到了隔壁的觀察間,這間屋子只是在天花板上留了一片一尺見方的玻璃明瓦作為日常照明,亮度比隔壁屋要弱得多,從這邊看隔壁的審訊室就真是一切盡收眼底。兩間屋子之間的墻上還做了若干掩飾得極好的傳聲通道,以便讓觀察室里的人能夠清晰地聽到審訊室中的交談。
大約過了七八分鐘之后,一陣腳鐐拖地的聲音由遠而近,最后停在了審訊室門外。門打開之后,兩名工作人員押著手腳都戴有鐐銬的李清揚進入到房中。待李清揚坐下之后,兩名工作人員將其手腳鐐銬分別固定到桌面和椅子腿上,確認鎖牢之后,朝顏楚杰敬了個禮,然后退出房間帶上了門。
李清揚大概也是第一次被押到這個房間來提審,眼神不住地往墻上的那面巨大的鏡子方向望去。海漢玻璃鏡他也在南京市面上見過,掌心大的一塊就得要好幾十兩銀子,一尺幅面的就得千兩上下,這面鏡子起碼有半人幅面,那不是得賣出天價了。他大概也想不明白,這些行事詭異的海漢人為何要將如此巨大的一面鏡子掛在這個房間里,難不成在這房間里交談的人還會有閑心去照照鏡子至于屋頂上這種無火無煙的光源,李清揚先前在其他地方被提審時也曾見過,倒沒有太多的新鮮感了。
李清揚在大量這間屋子的同時,參與這次談話的三個人也在兩個房間里一同打量著他。陶東來輕輕地問了一句“這家伙來三亞之前就這么白白胖胖的還是來了之后才被我們養成這樣的“
安全情報機關的特殊性質對從業人員的個人背景有著比較嚴苛的要求,當初有不少曾經在崖城大牢當過差的人員在投奔海漢之后都獲準進入了警察司任職,然而這些熟悉公門規矩的專業人員卻并沒有立刻被安全部納入發展對象當中。安全部雖然也有從歸化民群體之外招募的江湖人士,但對于從公門出來的人卻并不太信任。按照何夕的說法,原因是“這些熟知游戲規則的人會更容易利用規則漏洞為自己謀取私利,甚至違反規則危害到海漢的利益“。
于是安全部的編制中有絕大部分人員都是從歸化民中選拔的無經驗者,只是相較于其他部門的識字率要高很多,畢竟這個部門有大量的案頭工作要做,不識字的人只能在外勤隊里才有存在價值。而那些公門出身的歸化民,則必須要用一定的年限來慢慢證明他們在政治上的可靠度,之后才會有進入安全部工作的可能。
安全部這樣的做法,利弊都很明顯,一方面成員的思想比較統一,不會有一些心懷鬼胎的人潛伏在內,更容易實現令行禁止的良好管理局面。但另一方面這些人的專業素養都幾乎為零,需要一點一點的從頭進行培訓,這勢必會耗費大量的資源和時間,而在此期間安全部的運轉效率也將會因此而受到牽連。
至于直接招募或者策反大明情報機構的從業人員,這件事實質上就是一把雙刃劍,用得好自然可以事半功倍,如郝萬清所說的那樣控制住對方情報人員滲透過來的源頭,但用得不好,也極有可能會引狼入室,畢竟錦衣衛名義上是“皇帝親軍“,這個衙門里對皇權忠心耿耿的人還是為數不少的。要是有居心叵測的人利用了這種機會,給海漢來一出活生生的無間道戲碼,那這樂子可就大了,不管是郝萬清還是何夕都背不動這口鍋。
郝萬清現在敢拐彎抹角地借著陶東來和顏楚杰的口把這個想法說出來,已經是冒了一定的風險了。即便是這兩位拍板拿了主意,后面出什么事一樣還得是他郝萬清頂鍋,只不過執委里面多兩個幫腔說好話的人,大概處罰會輕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