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森這番話讓李清揚也想到了自己目前的處境,的確如果一定要選擇忠君報國的話,并沒有人會阻止他自行了結,但李清揚也有自己割舍不下的東西,而這些事情與是否怕死并沒有很直接的關系。
武森搖搖頭道“沒什么好怪的,既然林隊長帶你來跟我聊天,想必我們的處境也有相似之處。想來我應該不是第一個跟你聊天的對象,大概也不會是最后一個,不管你現在信與不信,我還是得對你說一句,海漢實乃明主”
是不是明主,李清揚現在并沒有肯定的決斷,但從前后接觸到的這些投靠了海漢的外來者來看,最起碼在投靠海漢之后的日子還是過得挺不錯的。
李清揚在親眼見證勝利港的實際情況之前,也對海漢人為何能夠在這片地域內實現替代官府的統治感到不解,在他看來就算海漢人再怎么有錢,能夠收買地方官員為其庇護,但終究民還是民,怎么可能讓官府聽命于他們這群外來者。但親眼看過海漢人的艦隊和炮臺之后,李清揚對于這群武裝海商有了更為明確的認識他們手中掌控的力量早就超過了本地的官府,沒有選擇在這里分疆裂土自立政權,地方官府就已經要拍手慶幸了。這些戰船、炮臺,以及還尚未見識過的海漢民團軍,全都是執委會在這里實現統治的基礎,而大明朝廷現在還存留在這里的印跡,大概就是已經形同虛設的巡檢司和水師衙門了。
民眾們顯然并不是那么關心這里到底是隸屬于大明還是海漢執委會,誰能給他們更好的生活,誰可以保護他們的人身和財產安全,誰就能在這里獲得絕大多數人的認可和追隨。而大明朝廷目前在這方面的作為,顯然并沒有能獲得足夠的民心。
就算李清揚心中仍然不愿就此認輸,他也不得不承認,跟著海漢這么一個老板做事,底氣的確會非常足。有錢有勢,又善于治理地方,這執委會比李清揚所知的那些分封到地方的皇室藩王可厲害多了。最重要的是這幫人根本就不是只在意斂財的商人,他們將大量的錢財都投入到壯大自身實力,鞏固自己的統治權上,這種發展思路可不是普通商人所應具備的東西。
李清揚現在就可以確認的是,僅憑海漢人的作戰艦隊和港口的岸防炮臺,他們就能穩穩地守住勝利港這片地區,就算大明發兵來征討,也很難在這片被海漢人經營得鐵桶一般的地方討得了好。
連他這個專家都是如此的觀點,普通的民眾就更不用說了。李清揚現在完全能夠理解為何本地的民眾對執委會有一種異乎尋常的信賴和崇拜,這原因的確還是來自于海漢強勁的軍事實力給民眾和外界所的心理保障。
李清揚若有所思地應道“想必執委會旗下的海漢民團,也一直都是戰無不勝了”
“沒錯”林南點頭應道“我海漢民團自組建以來,攻不不克,從未有過敗績。說一個比較近的好了,今年三月渡海參與安南平亂之戰,只用一個月的時間就攻下了安南第一堅城順化,搗毀了順化小朝廷,安南三十余萬叛軍就此被打散,南北分治幾十年的局面也由此終結”
“你們參與安南內戰的傳聞竟然是真的”李清揚吃了一驚,這件事他在廣州的時候也聽到了一些風聲,但由于海漢民團跨海作戰的戰況并沒有太多的外人知曉,因此關于這件事情的信息幾乎都是來自于民間傳聞,可信的程度并不高。李清揚當時認為這種事情多半是海漢人的某種宣傳策略而已,并沒有完全當真大明官軍當初在安南折了數萬精銳,尚且沒能打下這個看似原始實則堅韌的東南小國,海漢人何德何能,竟然敢宣揚自己征服了安南
李清揚一開始只是把這事當成是個笑話看待,但獲釋之后所接觸到的狀況,讓他越來越正視海漢人在軍事領域所具備的可怕實力。單單就憑自己親眼所見的海漢武裝水平,要實現跨海作戰也并非不可能。然而跨海作戰還在短期內攻破了人家南方政權的都城,這個戰績就非常嚇人了,錦衣衛雖然是特務機關,好歹也是屬于軍隊編制,李清揚也很明白這種客場作戰的難度究竟有多大,林南竟然將此事說得如此輕松,李清揚實在是壓抑不住自己驚訝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