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過午飯之后,李清揚鄭重其事地站起身朝林南作了個揖道“今日有勞林兄一路引導,李清揚在此謝過。”
林南愕然道“今日行程尚未完成,李兄為何如此著急”
李清揚驚訝地應道“難道不是已經參觀完了嗎”
林南失笑道“李兄不會以為三亞就只有上午看到的這些地方吧要知道三亞這里可是有兩處海港,上午看的是勝利港,下午準備帶李兄去看看新建成的三亞港。”
李清揚心道這勝利港建成距今也不過才兩三年時間,居然還有更新的港口。聽這海港名字,原來三亞便是得名于此了。
“閃電號”上的船員們收拾完甲板,很快便再次出發,繞過鹿回頭半島駛向三亞港的入口海峽。這里海面開闊,“閃電號”放開了速度一路馳騁,李清揚才算是真切地感受到了這艘外形奇怪的帆船所具備的航速優勢。
三亞港的入口比勝利港還要窄上一半,在駛入海峽的時候,李清揚也得以更清楚地觀察了右岸坡地上的岸防炮臺。這一片炮臺的規模雖然看起來不如上午看到的勝利港炮臺,但其距離射擊目標也要近得多,就算李清揚不了解海漢火炮的性能,但也知道在這么近的距離上面對著黑洞洞的炮口,其實跟把腦袋直接頂在炮口上也沒什么差別。火炮在這種距離上的射擊誤差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如果有外敵試圖通過水路沖進海峽里面的港口,那么就有得苦頭吃了。
由于航道的狹窄,這里的運輸狀況顯得格外的繁忙,大大小小的帆船排列成一進一出兩條隊列,在海峽中相向而行。而“閃電號”所具備的高航速在這個地方已經沒有了用武之地,按照港口規定也只能降低了船速,排在進港的船只隊列中依序前進。
在駛過了這段一里長的狹窄航道之后,水面立刻變得開闊起來,這里是臨春河、三亞河兩條水脈的入海口,沿著內河港灣修建起來的三亞港主碼頭也展現在了李清揚的面前。與上午參觀過的勝利港碼頭相比,這里顯得要更為擁擠一些,幾乎看不到有空著的棧橋,而且碼頭一直隨著兩條江向上游延伸而去,從船上根本看不到盡頭。
“此地倒是與廣州城外的珠江碼頭有些類似。”李清揚站在船頭,對眼前所見的景象作出了評論,不過他倒是還有半句沒有說出口的話“但此地碼頭上的運作效率,卻要遠勝珠江碼頭。”
李清揚看到碼頭上有大量的勞工穿著他曾經見過的多色馬甲,而海漢人安排的這套碼頭運作體系顯然已經操作得非常嫻熟,貨物吞吐的規模甚至還在勝利港之上。李清揚心里暗自盤算,若是將勝利港和這三亞港的經營規模加在一起,早就已經超出了廣州,海漢人夸海口說這里是瓊州第一港,甚至是南海第一港,倒也并不是在吹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