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小寶雖然覺得此事有些不妥,但又習慣性地不想對父親的決定作出質疑,只好先暫時不作過多的回應。
于家父子的個人境況對于港口修建工程來說只是可以忽略不計的場外因素,天色一亮,便有民團的號兵站在哨樓上吹響了起床號,然后是各個居住片區的民政干部,開始提著銅鑼敲得山響,讓那些仍然沒有醒來的民眾趕緊起床。
醒來的民眾們按照規定,首先到公用水池邊迅速地完成洗漱,然后拿著自己的碗筷到食堂門口排隊等候發放早飯。
在吹完起床號一炷香的時間后,由目前本地不多的幾間磚瓦房改建而成的食堂門口已經排出了四條長龍。目前在這里生活的近千名的勞工以及監督他們工作的海漢干部、歸化民工作人員和一個連的民團士兵,都要在這里領取食物。當然了,階層不同,所能領到的食物類型也是有所差別的。
例如普通的勞工就只有一碗菜粥和一個粗面饅頭,而三級勞工,也就是工頭一級的人員,則可以多一份咸魚干。像于家父子這樣的高級干部以及民團士兵,所享受的待遇也更好一點,在食物的數量上是不受限制的,能吃多少就吃多少。
至于說穿越者的伙食,那就是由食堂單獨另做的了,雞蛋和牛奶這種高蛋白食物只要后勤部門能夠弄到,那就肯定會出現在穿越者的餐桌上。至于其他的皮蛋瘦肉粥、烤面包之類的食物,都是穿越者們喜聞樂見的選擇。當然了,為了避免這種階級差異的體現引來某些民眾的不滿,穿越者們用餐的地方并不會像普通民眾那樣在室外隨便找個地方一蹲,而是有專門的首長食堂供其使用其實也就是一個大的軍用帳篷而已。
不過像本地這種穿越者極少的時候,帳篷時常也會處于比較空的狀態,所以像于家父子這樣的高級干部,也就有幸能夠被允許進入首長們專用的地方一起用餐這對于海漢歸化民而言,絕對是可以回味多時的福利。
“你們好好干,這里的工程完成之后,執委會肯定會論功行賞的。到時候像你們父子倆這樣的干部,一定會有好處的。”劉山夏對著畢恭畢敬的于家父子,笑瞇瞇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