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海軍所擁有的作戰船只已經足以稱霸瓊州島周邊海域,并且可以輻射到珠江口、北部灣以及中南半島沿海部分區域,執委會認為這樣的軍事實力已經足夠護衛住現有的沿海根據地,是時候把有限的造船資源騰出一部分來彌補海漢在海上運輸能力方面的缺口了。
海漢只用了非常的短的時間,就從初期的租買為主進化到了自行造船的階段,但由于造船廠的大部分資源在近兩年中都用在了海軍戰船的建造上,民用船只的建造量其實遠遠跟不上治下地區商貿貨運發展的需求,因此盡管海運部名下有勝利港造船廠和黑土港造船廠兩處工廠,但依然還是需要每年從外部購入兩位數的中式帆船來滿足運輸任務所需。
而中式帆船的運載量、航速、適航性能都跟海漢自行建造的海船有著較大的差距,因此商務部和海運部也一直期待著執委會能早點下令,讓造船廠的生產任務由軍轉民,多造一點貨運船只等南下前往馬六甲的航線一開通,海運部認為至少需要投入二十到三十條船才能夠用,而現有的貨運船只數量顯然并不能滿足新航線的需求。
盡管以王湯姆為首的海軍軍官對于執委會的這個安排有些不太滿意,但至少也得到了兩艘造價高昂的主力戰船,其實也沒什么好抱怨的了,要知道這兩艘船的價值已經足足超過了二十艘“探索級”民用版商船了,商務部對此可是眼紅得很。而且這兩艘船由于裝配了蒸汽動力系統,平時的維護和使用開支都要遠遠大于傳統的純風帆動力船只,等海軍拿到新玩具的興奮勁過去之后,恐怕就得頭疼怎么從有限的軍費中擠出一部分來維持這兩艘大船的運行了。
當然了,這種想法主要還是來自于其他部門,軍方內部可并不這么看。海軍這邊進行“威嚴號”戰艦交接儀式的當晚,軍方的高級軍官們便已經開過內部會議,討論海漢的下一個作戰對手了。想要維持軍方在整個社會體系中的重要地位,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要停止對外采取軍事行動。和平的時間保持得太長,總會有人質疑花費巨額經費維持軍隊運轉的意義,而適時地采取一些軍事行動,在打擊外部敵對勢力的同時也向自己的臣民展示一下肌肉,在軍方看來也是很有必要的措施。
不過在制定對外的軍事計劃之前,軍方還有一件必須在三周年慶期間完成的重要事務,那就是各支駐外軍隊的編制升級。這不單單是像頭幾年那樣這樣里增加一個連,那里多駐兩個排的增兵形式,而是要在升級編制的同時擴大外地駐軍的權限范圍。
執委會已經原則上同意了軍委提出成立海南、安南和廣東三個軍區的議案,就等著在三周年慶這個時機來進行發布了。
三大軍區的行政級別雖然是一樣的,但各自擔負的職能還是有些區別。海南軍區目前的職能更類似于衛戍警備區,首要任務就是保護三亞核心根據地和類似田獨工業區、鶯歌海鹽場、石碌鐵礦這樣的重點生產單位,以及常駐在海南島上這數百名穿越者的人身安全。
安南軍區的任務相對要簡單一些,將主要負責保衛黑土港礦區的安全,以及維護海漢在安南沿海各個租界港的利益,今后可能負責的區域還會沿著中南半島的海岸線繼續向南延伸下去。而還有一個值得一提的任務,那就是維持海漢與安南之間的軍事合作關系,并且保持對安南的軍事壓制。
目前海漢與安南之間的軍事合作仍在繼續,位于升龍府以東海岸線上的涂山訓練營已經被初建成時擴大了好幾倍,訓練設施也在這兩年多里逐步完善起來。民團的軍事顧問們在這里已經為安南軍方訓練了超過兩萬名火槍兵和炮兵,并且對數百名安南軍官進行了形式多樣的培訓,其中不乏有鄭廷這樣前途一片光明的年輕高級軍官。
雖然安南軍方在武器和人員培訓方面對海漢的依賴十分嚴重,但軍委并沒有放松對安南必要的警惕。而杜絕安南生出二心的最好辦法,軍委認為莫過于將海漢民團的戰力優勢一直保持下去,而這除了不斷地升級武器來提升戰力之外,同時也得進一步擴大駐軍的規模,增加駐軍的行動自由度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