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并這個詞味道不太對,但意思大概沒錯。”陶東來并沒有否認魏平提出的問題“考慮到對三亞地區統一規劃的需要,我們認為崖城已經不適合再獨立于三亞大區之外,所以要設立一個縣級機構,來對崖城地區進行管理。”
魏平可沒有心思去琢磨陶東來話里這些字眼的講究,趕緊又追問道“陶總,海漢此舉莫非有什么深意”
“深意說不上,一定要說的話,我覺得應該是水到渠成之舉吧”陶東來慢慢地說道“其實兩位也很清楚,崖城早就已經不算是大明的屬地了,只是我們覺得時機不成熟,才一直沒有將其正式納入到治下而已。”
當著這兩人,陶東來也沒有多說掩飾的話。從羅升東的老丈人章青被海漢設法推到了知州這個職位上之后,海漢就已經對崖城實現了事實上的控制。到后來逐步解散、替換了崖城當地駐軍,將當地的武裝力量全部換成了海漢民團,并由駐崖辦慢慢替代了崖州州府管理行政事務,架空了整個崖州的大明官府。
這種變化,崖城的大明官員們都只能默默地看著,因為他們很清楚反抗的后果是什么,敢于這樣做的人早就已經無聲無息地從這個地區消失了,他們這些茍活下來的人所能做的就是盡可能配合海漢的安排,這樣至少他們還能在每個月拿到一份不菲的收入。像羅升東和魏平這樣的年輕人,干脆就搬到了三亞這邊來定居,平時的工作也幾乎都是在為海漢打工,相比于那些歸化民干部,他們所欠缺的大概就只是一個名頭了。
雖然這些人已經習慣了在海漢執委會的指揮下做事,但事到臨頭真要讓他們拋棄過去身份的時候,他們還是很難一下子接受這樣的事實。而海漢這邊也對此有所預計,其實對他們這些人今后的歸屬,也早就有了下一步的安排。
陶東來繼續說道“對于崖城的各位官員,我們準備了三種選擇。第一,辭掉官位,離開本地,我們會派人派船免費護送其回到廣州。第二,辭掉官位之后留在本地,不管是當包租公也好,想做點買賣也好,我們都會給予最大的方便。第三條路,就是轉換陣營加入我們,從今以后放棄大明的所有身份,我們可以視其情況和能力,給予相應的海漢官職”
陶東來的眼神在兩人臉上來回穿梭“我們會留出一個月的考慮時間,希望每個人都能慎重地作出對自己最為有利的決定”
“海漢這真是要立國了”一直沒說話的羅升東突然從喉嚨里憋出一句來。這事他早在兩年前就已經有所預料,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海漢的發展壯大,這種預感越來越強烈,只是一直不能確定具體的時間而已。但陶東來剛才所說的這些內容,很顯然已經撕掉了過去的偽裝,露出了海漢一直隱藏著的猙獰一面。
“如果一切順利,海漢立國大概就在一年之后了。”陶東來毫不顧忌地道明了時限。
“執委會真的不惜為此跟大明一戰”羅升東盯著陶東來的眼睛,希望能從他的眼神中看出一絲猶豫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