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簡直就是為難我們啊”剛升任了廣東行政區首席行政官才一個多月的馬力科晃動著手里的電文,有些忿忿地說道“每天那么多人在駐廣辦進進出出,我們怎么可能掩人耳目撤離這里我要是拿個兩三天不出現,只怕消息就會傳遍整個廣州城的商圈了”
馬力科的說法也并不完全是夸張的成分,作為駐廣辦的一把手,他的存在對本地商人來說,完全就是海漢政策的風向標,所有的新動向新政策,馬力科都是第一手的發布者。而慣于跟海漢合作的商人們已經非常懂得這些信息的價值,能夠早哪怕半天得到消息,所能獲得的利益那至少也是成百上千兩白銀。而在這個頂層的圈子之下,廣州城內外還有至少好幾千人,在依靠著海漢與大明之間的貿易關系謀生,這些人對于駐廣辦的關注程度,甚至絲毫都不亞于那些富商大戶。
駐廣辦想要在這么多目光的注視之下,神不知鬼不覺地撤離廣州,這幾乎是不可能辦到的事情。一年前或許還有機會辦到,那時候只要晚上城門一關,城外基本就沒什么人了,駐廣辦的人還能趁著夜色從珠江溜走。但后來城外沿江這一片開了不少旅館,住客大多是外地來廣州與海漢人做生意的行商,這旅館開多了之后有了人流量,相應的其他配套場所也就應運而生,吃的玩的不一而足。這城外不像城內,晚上又沒有宵禁,于是便又有人投錢在附近興建一些娛樂場所,供這些吃飽喝足的有錢人們打發時間消遣。
這些地方雖然還不至于直接蓋到屬于駐廣辦的地皮上來,但畢竟都是圍繞著駐廣辦開發出來的生意,已經相距非常近,就算半夜里駐廣辦這里有什么動靜,多半也逃不過有心人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