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海漢海軍在雷州半島完成集結之后,這邊官府和水師扯皮都還沒扯出結果。最后還是實在看不下去的海漢辦事處聯合大小商戶二十七家,給水師搞了一次軍費募捐,籌集了總共一萬兩銀子,才終于結束了這場看不到終點的拉鋸戰。
9月20日,在經過了數天的準備之后,位于南渡江入海口的水師營寨終于派出了一支由二十七條船組成的船隊,前往傳說中海盜落腳的潿洲島實施圍剿作戰。盡管看起來這支船隊的規模似乎不小,然而其中只有一艘大福船,五艘海滄船,剩下的都是作戰能力不強的輔助船只。至于像網梭船、鷹船、火龍船、赤龍舟等小型戰船,因為航程較為遙遠,這些近岸戰船很難發揮出作用,因此基本都留在了水寨里。
在最后一艘戰船駛出水寨半個小時之后,位于流沙港的民團海軍就接到了駐府城情報機關發來的電報。由于掌握了這種跨時代的通訊手段,大明水師還沒開進戰場,就已經先輸了一半。
當天傍晚,大明水師的船隊已經駛出瓊州海峽,轉向西北駛向潿洲島。不過為了確保全殲對手,埋伏在雷州半島西岸的民團海軍并沒有急于出動,只是派出了一艘快船遠遠地跟著水師的船隊。
9月21日清晨,在潿洲島東南三十海里處,大明水師發現自己遭遇了有生以來最為強勁的對手。看到前方海面出現的兩艘掛著黑旗的巨艦,福船上的水師參將頓時就驚了“海盜竟然有如此巨艦”
然而跟在兩艘巨艦后面還有一支龐大的船隊,其中船身最小的“探索級”戰船,也已經跟大明水師的旗艦幾乎是同等個頭了。
當對手的船隊在海上兜了半圈,緩緩露出了船舷炮口的時候,福船上的明軍參將終于明白了真相“這不是海盜,這是海漢民團根本就沒有什么海盜,所有的事情都是海漢人干的”
畢竟是吃這碗飯的專業人士,海漢戰船的種種外形特點自然瞞不過大明軍官們的眼睛,然而這個醒悟終究是來得太遲了一些,盡管這支疏于操練的水師船隊并沒有選擇調頭逃跑,但由于其裝備過于落后,即便傾盡全力也無法給對手造成有效的打擊。盡管水師戰船上裝備有佛郎機炮、魯密銃,以及各種原始的火藥武器,但在這些武器達到有效射程之前,就已經被海漢火炮劈頭蓋臉地砸了一通。
開戰不到五分鐘,就有一艘海滄船上的火藥被民團海軍發射的炮彈擊中后發生爆炸,直接將右半船舷掀掉三分之一,海水迅速從缺口處灌入船艙,沒等船上的水手們堵漏,這艘船就以飛快地速度傾覆在海面上了。
民團海軍這邊兩艘主力炮艦上的船舷炮都是12磅和24磅炮,有效射程在500米左右,在這個交戰距離上,大明水師的武器根本沒辦法對民團海軍造成威脅。船上的水兵們可以放心大膽地進行操作,保持兩分鐘一輪的炮擊頻率,不緊不慢地對大明水師的船隊進行攻擊。
而大明慣常所使用的火器攻擊,在強大的對手面前幾乎沒什么實際作用,以小船圍攻大船的方法,在這場戰斗中也根本派不上用場水師接到的報告中,關于海盜船的描述都是四百料以下的福船,而且就那么幾艘,根本無需使用圍攻戰術。然而很顯然這又是海漢人所設下的騙局,出現在水師面前的這些戰船中最小的也遠遠不止四百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