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著數百名戰俘的幾艘船前往北部灣黑土港,這些戰俘至少也得在那邊待到瓊州島大勢平定之后才有希望遣返回來。當然他們也并不會有吃閑飯的機會,黑土港的礦坑里可是永遠都不會嫌勞動力太多。不過其中肯定會有一部分人能夠在一段時間之后就得到赦免,因為這些人畢竟是水兵出身,對于嚴重缺乏兵員的民團海軍來說,只要愿意改換門庭的人,都會很樂意收入到旗下。
以兩艘主力戰艦為首的作戰船隊,則將返回到昌化附近海域待命,以配合下一次的行動。剩下的船則要留下來打掃戰場,他們要花兩天左右的時間在這片海域繼續打撈浮尸,清理海面上大明水師的旌旗,順便將那些傾覆的水師戰船全部鑿沉,盡可能把作戰的痕跡抹除干凈。
這樣做除了暫時封閉大明水師覆滅的消息之外,也是要讓瓊州官方繼續摸不清他們所面對的敵人究竟是什么樣的實力。起碼要半個月之后,瓊州官方大概才會意識到他們派出去剿匪的水師部隊已經完全失蹤,而這半個月的時間里,就足夠海漢在瓊州島北部海岸做很多文章了。
10月1日,由執委會牽頭制定的奪取瓊州島整體控制權的計劃正式開始實施。這個被命名為“燎原”的計劃可以說是穿越以前海漢軍方所組織的最大規模行動,參加的部隊規模,涉及的作戰區域,都遠遠超過了前兩年出兵參與安南內戰的時候。
在北部灣的吉婆島碼頭上,數千完成集結的聯軍士兵正從這里魚貫登船。這些脫下軍裝換上便服的作戰人員將去往瓊州島,目標是攻占包括瓊州府城在內的主要城池。在他們完成作戰任務之后,才會由民團軍登場亮相,扮演正義的角色,順利接管瓊州島北部的地區。
為了掩人耳目,所有的作戰船只都不會參與渡海過程,為此海漢海運部和軍方集結了大量的海船前往吉婆島,承擔這次的運輸任務。由于需要在短時間內輸送數千名作戰人員前往瓊州島登陸,海運部甚至暫停了三亞至廣東方向的航班,將貨船全部調到北部灣去裝人。
海漢治下所有單位都得到了相應的指令,要求對最新的人員調動無條件配合。除了穿越者之外,其實絕大部分非戰斗單位的歸化民干部也并不清楚最近的這次行動內容是什么,他們所得到的命令大多都是限某日前至某單位或者某地報到,并沒有其后的具體安排。
能夠接到這些調令的可以算是歸化民中的幸運兒,他們并不知道自己未來的去向幾乎都是北方的各個州縣,在民團部隊完成對這些地區的占領之后,就需要這些歸化民干部去接管地方政務,迅速地組織起地方管理機構,實現海漢化的社會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