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臨高縣城不是什么棘手的目標,但考慮到作戰的效率,錢天敦也并沒有要求這支疲憊的隊伍連夜發動進攻,而是安排部隊在野外扎下營寨歇息了一晚。
第二天上午,經過了一夜休整之后的聯軍以幾乎跟前一天一模一樣的方式,奪取了臨高縣城城門的控制權,然后大部隊一擁而上,占領了這座小縣城。相比這支“龐大”的部隊,城內僅僅兩千人左右的人口規模顯然是翻不起什么浪花了。攻城戰當中聯軍一方無人陣亡,而守城的大明衛所軍也僅僅只有兩人身亡,其他人逃的逃,投降的投降,并沒有遇到強烈的抵抗手段。臨高知縣沒有像儋州那位知州大人一樣死守不走,而是在城破之時就直接從另一頭的城門溜了。
不過這可不是想逃就能逃掉的時候,知縣大人逃出去不過七八里地,就被在外圍執行封鎖任務的行動隊給截獲了。
在攻占臨高縣之后,聯軍開始兵分兩路,一路往東南方向行進,攻打澄邁縣城。另外一路則是順著臨高縣城外的文瀾河前往海邊,他們將在那里搭乘從儋州灣繞行過來的船隊,沿著海岸線直接前往府城附近登陸。
負責攻打澄邁縣的是由鄭廷領軍的一千名安南護加上兩個連的安南民團軍,而且是由安南軍隊打主力,民團軍負責協助,這也是整個燎原行動中唯一一場確定由安南軍打主力的戰斗。因此鄭廷對此非常重視,所挑選的幾乎都是在去年的南方戰役中表現優異的老兵。
10月6日,由鄭廷所率領的這支部隊抵達了澄邁縣城之外。
這個時候,海盜大規模在儋州附近登陸并且攻陷儋州的消息,已經傳到了澄邁這里,那套偷襲搶城門的戰術也就行不通了。鄭廷只能讓自己的部隊擺開陣勢,實打實地準備打一場攻城戰了。
澄邁縣城里駐扎的衛所軍也并不多,僅僅就三百人而已,而且這其中還有不少缺額的狀況。鄭廷也懶得搞什么勸降之類的動作,反正這次過來就是練兵,要是不打一打,這練兵的效果從何而來再說錢天敦也給了他充分的自主權,只要不在澄邁這邊濫殺無辜就行。那兩個連的民團,實際上也就是起個督戰的作用了。
鄭廷在三亞接受過正規的軍事培訓,很清楚這種攻城戰該怎么打,因此看到澄邁縣城城門緊閉,立刻便讓人把火炮拖了出來。盡管只是幾門三磅和六磅小炮,但攻打這種小縣城的城門,卻已經是綽綽有余了。
幾聲炮響之后,四寸多厚的城門便被打得歪歪扭扭,雖然還沒倒下去,但已經搖搖欲墜了。鄭廷也不急著指揮自己的人馬往上沖,反正這次的軍火消耗全都是由海漢,他也不用在意耗費彈藥的多少。
幾門小炮又打了三輪,將城門徹底轟倒之后,鄭廷才不慌不忙地抽出指揮刀,向前一揮下達了進攻的命令。盡管在這個時候還是有零星的明軍從城墻上探出頭來,試圖用弓箭和老式火繩槍抵抗進攻,但這些頑抗分子很快就被站在二百多米開外的幾名民團狙擊手用步槍一一點名了。
鄭廷以前也知道錢天敦手下有一幫神槍手,使用特制的一種火槍,可在百丈開外保持極高的命中精度,但還是第一次在戰場上親眼看到這些人出手,他忍不住向旁邊的海漢軍官問道“此步槍射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