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海軍的作戰任務,到這個時候也算是告一段落,雖然接下來他們還得繼續保持對瓊州海峽的封鎖,但軍方認為廣東方面在短時間內并沒有派出大批戰船來瓊州島的可能。不過王湯姆打算趁著這個難道的機會,在瓊州海峽里舉行軍事演習,好好演練一下艦隊的協同作戰能力。
在10月20至23日期間,民團軍共有近三千人的部隊進駐到瓊州府城內外,并進行了多次的“全城清剿海盜奸細”的活動,前后有五十余人在這幾天的清剿當中喪生當然這其中并沒有海漢民團的人,基本上都是試圖反抗的大明軍中人員。
在城內的民眾還不太明白事態走向的時候,數十名本地高官已經被秘密押解出城,送上了停在南渡江上的帆船,然后一路送去三亞了。而瓊州府城的控制權也就徹底易主,從大明換成了海漢。在接連進行了三天的封城令之后,城內的民眾終于可以自由地走上街頭,看一看海漢民團所張貼的安民告示。
府衙門口,一群民眾正圍觀墻上貼出來的安民告示,一名書生站在最前面,搖頭晃腦地念道“為平定匪亂,現瓊州府城之治安管轄權暫由海漢民團代管,一應民政事務,皆由府城臨時管理委員會承擔”
人群中有人出聲問道“這個臨時管理委員會是個什么衙門怎么以前沒聽過”
有人低聲解釋道“這管理委員會,乃是海漢人創的衙門,他們的港口碼頭,都是由這個衙門進行管理,權力大著呢”
又有人問道“那這府城現在是大明做主,還是海漢做主”
這問題問出來,一下就沒人應聲了。這告示上雖然寫著由海漢人的新衙門暫時代管本地政務,但下面蓋著的大印依然是瓊州知府,誰也不敢在這個問題上妄言前幾天城里可是抓了不少人,誰知道這其中有多少是真奸細,有多少是因為說錯了話。
不過問話的人顯然不打算就此罷休,見周圍沒人應聲,便自顧自地說道“海漢人管的地方,人人都衣食無憂,也不用擔心海盜打過來,我看比大明管著要好多了要是這地方被海漢給接管了,倒也不是什么壞事”
類似這種在圍觀人群中帶節奏的人,幾乎在每處告示張貼點都有。執委會對于占領后的宣傳工作極為重視,為此專門開了好幾次的籌備會,并且從各個部門抽調精干人員協同行動。執委會的要求是在占領北部地區之后的很短時間內,能夠讓民間對海漢的看法趨向于正面。特別是對海漢取代大明,在北部地區實施管理權限這件事,執委會希望能夠以盡可能平靜的方式讓民眾去接受現實。
這件事進行起來自然不太容易,所以海漢必須要安插大量的喉舌在民間,利用這些偽裝成普通百姓的人來發聲影響周圍的民眾。這種比較原始的水軍能夠取得多大的效果,執委會沒人敢打包票,但這無疑是影響民意的最佳手段之一,而且成本極低,操作起來也沒有什么技術門坎。
天之內,本地的民眾大概還意識不到大明官府的消失意味著這么,但時間一長,他們肯定就會逐步察覺到環境的變化,畢竟海漢制定的各種社會規則跟大明還是有著明顯的區別。如果能夠讓民眾盡早地意識到控制權易主這個已經無法改變的事實,那么他們或許就可以更容易面對接下來的種種社會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