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大的方向早在行動之前就已經確定,無非就是控制軍政大權,逐步吸納當地民眾進入海漢體系。當然這些工作在攻打瓊北之前就已經在進行,現在只不過是把臺面下的手段公開化,以加快海漢制度推廣的速度。
但就算是大的目標一致,也仍然還是會有不少的分歧產生,比如瓊北各個城池是保持現有的社會制度,還是立刻就在當地開始推廣海漢的這套制度,其實還是有不同的意見存在。
贊成者認為目前就應該趁熱打鐵,趁著民心朝向海漢的時候,盡快完成當地的政權交接,讓民眾能夠早點開始適應海漢的社會制度。而反對者則認為過于急躁的操作方式會讓民眾感到不安,甚至有可能會激起民變特別是考慮到瓊北地區有大量的地主階級,冒然在當地推行海漢這套土地公有制,肯定會遇到很大的壓力。雖說有海漢民團的部隊在北方坐鎮,要對付普通的地主武裝輕而易舉,但執委會并不愿意在已經取得控制權的區域內再搞大規模的武裝鎮壓。
最后經過討論,在瓊北的制度推廣還是要分兩步走。先在各處城池內建設起海漢的民政管理機構,實現對當地的實際掌控,肅清那些對海漢懷有明顯敵意的不安定人員和勢力。第二步才是在當地推行海漢的社會制度,經融體系等等。至于所有人都很關系的土地問題,執委會認為目前立刻強行推廣還是不可取,至少要等到海漢在瓊北地區的統治穩固下來,再作打算。考慮到政權交接中可能出現的實際狀況,這個緩沖期被暫定為半年。
軍方對此的看法是,這是執委會中激進派對溫和派的一次妥協,但作為激進派天然一員的軍方,這次卻很難得地松了一口氣這個緩沖期應該可以幫他們省去不少的麻煩。
從王尊德下令通知海漢出兵,到形勢逆轉,民團軍擊退海盜收復瓊州島上失陷的城池,前后不過才半個月時間,但對于一直苦苦等候消息的王尊德來說,卻每天都是如坐針氈。如果瓊州島真的被一群海盜攻占哪怕只是半個島,王尊德也無法推卸作為兩廣總督需要承擔的責任,到時候卸任都是輕的,搞不好還會被貶職責罰。
民團能夠在這么快的時間內就收復失地,毫無疑問已經超過了王尊德的預期,他本來只期望海漢人能夠在府城協防,一直撐到大陸這邊完成兵力調集之后趕去增援為止。然而大陸地區的兵力集結并不是那么順利,截止兩天前,王尊德下令調集的軍隊只有七成到位,兵力尚不足萬人,而所需的隨軍物資則只有五成到位。
這樣的準備狀況,王尊德可不敢下令讓軍隊開拔去瓊州島,那邊的城池已經丟了,駐軍也被打散了,要是一個不小心再把大陸的援軍折進去,那就很難再向朝廷隱瞞真相了。
王尊德心中興奮,忍不住站起身道“先派人去瓊州島驗證戰果是否屬實且慢,海漢人不是有千里傳訊之術嗎讓他們通知瓊州官府,速速將戰果統計之后呈報上來”
“大人”劉遷小心翼翼地說道“海漢人還附有一些建言,望大人能夠予以采納。”
“說吧,可是討要官職待戰果清點之后,本官自當上書朝廷,為其請功。大了不敢說,封幾個千戶,本官還是能辦到的。”王尊德捻著胡須,不緊不慢地說道。
瓊州島亂了這么一通,駐軍也不知被打散了多少編制,但戰后清算,肯定是有軍中將領要出來背鍋的。到時候騰幾個千戶位子出來,安頓海漢人的軍頭,也是清理之中的事情。反正大明這兩百多年在瓊州島上隨意冊封的民間武裝也不是少數了,幾乎每個大點的黎苗山寨都有世襲官職,朝廷再封幾個頭銜給海漢人也不會少塊肉說不定還能就此多出一支可加以利用的武裝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