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個工匠們無法克服的技術難題,就是海漢的獨門火藥。不管槍藥還是炮藥,海漢原裝的火藥威力就是要比工匠們仿造的更大,而這體現在作戰當中,就是武器有效射程的增加。同等裝藥量,原裝與山寨貨的射程差距非常明顯,火槍差了約莫五分之一,而火炮的射程則是達到了驚人的四分之一,這在戰場上已經足以影響到一場戰役的勝敗了。
而火炮上還有一個工匠們無法攻克的技術障礙,那就是拉發式點火管。這個利用簡單化學原理制成的發火裝置極大地方便了炮兵的操作,并且使得擊發成功率也大大地上升。在一些較為潮濕的氣候條件下,炮兵也無需再擔心引火繩的受潮問題了。
這玩意兒一開始的時候,是搭配炮彈一比五出售的,也就是說要買五發原裝炮彈,才能得到一發拉火管,然而那實心鐵彈又沒什么技術含量可言,許心素自己的鐵匠也能造,對他而言這買賣就是伸著脖子讓海漢人宰,自然心里是不舒服的。又過了許久之后,海漢才開放了點火管的單獨購買,但價格高不說,而且還限量供應毫無疑問這又是海漢人有意為之的手段。
如果說能找到跟海漢人技術水平差不多的另一家軍火商,許心素大概早就不會繼續受這個氣了。然而不管是荷蘭人還是葡萄牙人,他們所能的武器在綜合性能上都與海漢人的軍火有著一定的差距,而且其供貨量還不如海漢這邊。所以最后轉來轉去,許心素還是只能從海漢這里購入軍火,并且其麾下部隊也因此對海漢軍備的依賴性越來越強了。
而除了槍炮之外,海漢的戰船也是許心素極為感興趣的購買目標之一。從他手下派往勝利港進修的軍官幾乎都見過海漢建造的新式戰船,這種火炮布置類似于西式戰船,但船型又更接近傳統中式的船只,不但火力強大,而且在海上的機動性極好,遠勝傳統的福船廣船。留學的軍官大多都會有一兩次乘坐這種新船出海執行巡邏任務的機會,在有過親身體驗之后,當他們回到福建便紛紛建議許心素設法購入這種威力強大的新式戰船。
然而海漢人再一次冷漠地拒絕了許心素的使者,哪怕擺在海漢人面前的銀子已經堆成小山,許心素最終還是沒有能夠獲得購買這種戰船的許可。而缺乏一支強有力的艦隊,也是許心素一直以來無法突破福建海峽,攻打“十八芝”在臺灣島上老巢的重要原因之一。
為了確定馬力科不是在開玩笑唬弄自己,董煙云試探著問道“二八式步槍可否購買”
“可以。”馬力科立刻點了點頭應道。
“那二八乙型火炮呢”
“也沒問題。”
董煙云連忙追問道“購買數量可有限制”
“數量不限但是”馬力科話鋒一轉道“這些原本不在交易清單當中的武器,只能通過人口換購的方式來獲得。”
董煙云遲疑道“那馬主任的意思這些武器是不能直接拿銀子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