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如此巨大的投入,執委會當然也在考慮其他的解決方式例如沿用多次,已經充分證明其可用性的集資籌款開發模式。
11月20日,“瓊聯發”在香港島南端的海漢新港召開“崇禎三年股東大會”,所有大大小小的股東即便不能親自到場,也都派了代表過來參與。
這次會議之所以放在香港島,而不是像往年一樣放在三亞,是因為近期三亞地區,或者準確地說是整個瓊州島的港口,都暫時對大陸海船封航,非海漢海運部和海軍所屬的船只,都是只準進不準出,以防止海南島的真實狀況過早泄露出去。考慮到“瓊聯發”的股東絕大部分都是在大陸定居,于是海漢商務部才會將這次的股東會議放到了珠江口的新港進行。
從去年10月香港項目啟動,到目前正好過去了有一年時間。海港西南側在原時空名為鴨脷洲的小島現在已被新港港務管委會命名為“鎮南島”,而這個港口也就順理成章地被稱為了“鎮南港”。島上已經修筑了起了顯眼的灰色混凝土炮臺,南北兩側各有十五門長身管大口徑岸防炮對準了進出港灣的航道口,拱衛著這座新興的海港小鎮。
由于海南島戰事的需要,原本駐扎在這里的廣東艦隊大部分都已經南下,只留了兩艘“探索級”戰船在這里駐扎,不過北邊的水師早就不會再來這邊巡航,因此倒也沒什么外部威脅可言。鎮南港這邊還駐扎了炮兵和步兵各一個連隊,另外還配有五十人的治安警察隊伍,對于這么一個常住人口還不到兩千的小港口來說,防御力量已經算得上非常可觀了。
鎮南港附近被山地包圍,平坦的陸地面積比較有限,而且基本都在開發時期就被海漢招攬過來的各家商號給瓜分干凈了。因此港灣小鎮上幾乎全都是一家接著一家的商棧,連片的貨倉庫房,而少量的本地居民要嘛搬到了鎮南島上的水兵居住區,要嘛就遷到了附近的山坡上由海漢人統一指揮修建的居住區。
相較于面積狹窄的萬山港,能夠容納更多船只進港停泊的鎮南港顯然更受到廣大海商的重視。特別是來往于廣東、福建兩省之間的海商,都很樂意將這里作為航路中的補給點和貨運中轉站。
珠江流域的肇慶、廣州、惠州這幾個地區的海商,現在都習慣到萬山港這里來采購由福建運過來的貨物。而福建海商將貨物運到這里交易,也可以免去要被朝廷征收的賦稅,同樣也是十分樂意。因此這里的建成時間雖然不長,但繁榮程度卻并不亞于東南沿海地區一些著名的港口。
而且來往于此的客商都很清楚,這個島雖然名義上是屬于大明的領地,但這鎮南港卻是海漢人說了算。在海漢人的地盤上做生意,第一不用擔心強買強賣受到欺壓,第二不用擔心有各種詐騙之類的事情發生,第三如果有周轉不靈的狀況,海漢人是很樂于借錢出來幫忙的。基于這樣的一些理由,來到這里的海商們已經并不在乎這個港口的實際歸屬究竟是海漢還是大明,就算真被海漢占了,看起來也并沒有什么不好的地方,起碼賺到口袋里的銀子是實實在在地增加了。
在會議召開之前的兩三天時間里,從廣東各地趕來的股東和商號代表陸續抵達鎮南港。雖然海漢人的臨時改期通知有一點倉促,但和海漢有著深度合作的股東們都很清楚,每次股東大會除了報告項目的運作狀況之外,還有很重要的內容就是分紅。鎮南港項目從動工到現在已經過去了一年,正式的運營也快有大半年了,海漢人選了這個時候開股東會,很有可能是這地方已經有了穩定的收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