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相比于那些第一時間只想到遠洋貿易豐厚利潤的小海商,這些實力雄厚的大商家所考慮的是海漢的這種政策是否會對自家的生意造成沖擊,還有施耐德所說的新商業組織,是否會具有極強的排他性。
果然施耐德接著又繼續說道“當然要獲得我們的這些服務并不是毫無門檻,首先得先成為我剛才提到這個新商業組織的成員我姑且稱其為南海商盟好了,在進入這個組織之后,才能有資格享受到相應的各種待遇。至于進入這個組織的門檻也非常低,只要在瓊州島上有投資超過兩萬兩銀子的商戶,都可以報名加入。”
對于能坐在這里參與這個會議的商家而言,兩萬兩并不是什么大數目,他們中至少有一半的人都已經達到或者超過了這個數字,而剩下的人如果想要到達這個目標其實也毫無難度,就算自己暫時掏不出這筆錢,也可以向十二個時辰都敞開懷抱的海漢銀行先借一筆錢應急。聰明的人已經想到,海漢設置這個準入門檻的目的顯然不是為了把在座的人擋在外面,而是要逼迫海商們站隊了。
要進入下一段的新游戲,就得遵循海漢的游戲規則和安排才能繼續往下玩,而想跟海漢劃清關系的人,那么基本就不會再具備進入新游戲的資格了。先前很多人都在心中默默權衡利弊得失,考慮要不要放棄自己在瓊州島的利益,但施耐德把這個大餅一畫出來,很多人就再也沒法保持鎮定自若了。
海漢人在瓊州島上主持的各種投資項目固然有不錯的盈利前景,但往往周期都會比較長,短的數月,長的如瓊中的蠶桑養殖項目,可能需要好幾年時間才能出成果,對資本雄厚的大商家自然無所謂,因為很多人往這些長期項目中砸錢的目的并不止是為了盈利,同時也是為了維持跟海漢之間的貿易伙伴關系。而對于那些本錢少實力單薄的商家來說,他們更為看重的是短期的收益,出一趟船就能收一次銀子,這樣的傳統貿易方式更受到他們的歡迎。
而海漢打算開放安南和南海的航線,也正好符合了這部分小商家的利益訴求,只要能有一船貨物運過去,甚至是一個貨艙的量,他們就可以實實在在地收到一筆銀子,這可比砸長期項目見效快得多。當然了,前提是今后他們的屁股得從大明挪到海漢這邊來才行。
李繼峰在震驚之余,聯系施耐德之前私底下所透露的那些信息,自然也想到了海漢人這么做的目的,是為了迫使廣東商界最有錢有勢的這幫人繼續將雙方的貿易合作進行下去,而且規模會比前幾年更大,程度也會更為深入。
李繼峰不得不佩服海漢人的手段,如果他們在這個階段采用武力威脅,大概同樣也能逼迫這里的大部分人就范,至少李繼峰在碼頭參觀海漢戰艦的時候就認為海漢人是存著這樣的目的。然而海漢人顯然棋高一著,采用了更聰明的辦法來誘惑包括他自己在內的這些商人自愿入局,而能夠抵抗住巨大利益誘惑堅持立場的人,李繼峰認為在座這幫人當中恐怕比例會低到嚇人就連他自己也很難抵擋住這樣的誘惑。
“福瑞豐”自然是有遠洋貿易的能力,但自從海漢控制安南海岸線之后,安南國的海上貿易實際上就已經被海漢所壟斷。即便是像“福瑞豐”這樣與海漢關系極好的商家,想要前往安南海岸進行貿易,也必須先向海漢商務部和海運部報備,在規定時間沿著規定的航線去規定的港口,與海漢指定的安南商家進行交易。至于那些試圖自行前往安南做海貿的商家,無一不是碰了一鼻子灰回來安南海岸線上幾乎所有的商港都在海漢的掌控中,而安南國內最大的幾家商行,也全都是貴族背景的官商,早就跟海漢人沆瀣一氣,自然不會為了大明來的一兩家散戶得罪了海漢這個大靠山。
更要命的是,安南內戰結束之后,安南朝廷將南方的幾處主要港口也交給了海漢人經營,而原本基礎最好的會安港,卻已經在之前的內戰中毀于戰火那時候在安南的大明海商為了逃避戰亂,幾乎都已經遷離當地,徹底失去了在安南境內的根基。因此戰后安南南部的海岸線也同樣被海漢人所把控,而從華南海域前往滿剌加、巴達維亞的船只,幾乎都必須要在安南南部尋求停靠補給點才行,如果沒有海漢人點頭,估計海商們今后在那一段海岸補給淡水的機會都將被剝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