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首長夸獎”林南雖然在黎大貴面前是干部,但在穆夏柏面前可就是下屬身份了。雖然兩人并不是同一個系統,但在海漢治下,穿越者的地位無疑是這個社會體系中的貴族,而歸化民則毫無疑問要矮了一等,即便是林南這樣身在特殊部門的歸化民干部也沒有例外。對此倒也沒人表示出異議,這個時空的民眾本來就習慣了階級差異的存在,而穿越者們來到這個時空的初衷之一,可不就是為了享受人上人的待遇嗎
穆夏柏坦然接受了林南的答謝,繼續問道“來之前你說島上有兩個安全部的人,還有一個情報員什么時候接頭”
林南應道“另外一人的掩飾身份是大夫,明天上午我們會假借給船員看病之名,把他帶到船上來。”
第二天如林南所承諾的一樣,另一名以大夫身份活動的情報人員也來到了船上,向穆夏柏進行了面對面的匯報。這名情報員雖然沒有手繪地圖,但他卻在這大半年中接著采藥的名義,環游過整個納土納島,對整個島上的居民分布狀況要比黎大貴清楚得多,也算是填補上了目前搜集到的情報中所存在的空缺。
兩艘商船在港口停留的兩天當中,并沒有引起荷蘭人的懷疑,船上的商務部代表甚至還賣了一些三亞產的生活用品給島上的荷蘭人,做了二百多兩銀子的生意。這倒是讓荷蘭人更加確信,這兩艘船的確是準備去往巴達維亞進行貿易的大明商船。
在補充了淡水和食物之后,兩艘福船于1月7日離開了納土納港,在外海兜了一圈,確定附近海面沒有其他船只之后,再折向西北,與這兩天一直在外海游弋的船隊會合。
王湯姆在聽取了穆夏柏和林南的報告之后,認為情報收集工作已經算是達成目標,便下令開始返航。至于探索納土納群島以南的海域,那并不是他們此行的主要任務。
這次南下的船隊中就兩艘雙體帆船上載有電臺,為了抓緊時間,王湯姆再次決定兵分兩路,由他親自駕駛“閃電號”帆船,載著幾個主要部門的人員先期返回三亞,向執委會匯報這次所搜集到的情報。剩下的船則按來時的航速慢慢返回。
“閃電號”在返程途中只到金蘭灣停泊休整了一天的時間,便一路趕回了三亞。不過饒是如此日夜兼程地趕路,他們回到三亞也已經是整整兩周之后了。
而在偵察船隊南下期間,昌化石碌的軌道線終于趕在新年伊始完成了軌道鋪設工作。從昌化港出發的蒸汽機車,以25公里的平均時速,耗時一個半小時抵達了石碌車站,距離兩處已經開始動土的礦坑開掘點都在一公里之內。這條目前海南島上最長的軌道標志著石碌鐵礦的開發已經進入到正式實施階段,這里開采的礦石將通過鐵路源源不斷地送往海邊,在昌化的冶煉工廠里變成成千上萬噸的鋼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