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如果就此拋開王尊德不管,似乎也有點背信棄義之嫌,畢竟兩人以主仆關系相處多年,還是有一些感情在的,何況王尊德一向對他信任有加,特別是公務方面的意見,往往都會聽從劉遷的勸告這也是劉遷能夠多次幫助海漢實現一些說服任務的主要原因。
劉遷思來想去,還是拿不定主意,回到住處之后先拿著這封密信去了廚房,將其塞進灶膛里燒了。看著灶膛里忽明忽暗的火光,劉遷臉上的表情也是陰晴不定。要保住王尊德,只怕自己無力改變海漢人預言的狀況發生,到時候王尊德卸任回家,他劉遷就只是一個普通的識字秀才而已,頂多就能托著王尊德屬下的名義,去某個縣當個文書。想要再像今時今日這樣,在一堆朝廷官員面前頤氣指使,那就不太可能了。
至于銀子、好處之類的,那就更不用妄想了,沒了總督首席幕僚這個身份,誰還正眼看你
從羅升東的手下的水師部隊開始,海漢執委會便啟動了以民團替換地方駐軍的計劃。對外,這些部隊仍然以大明官軍的名義活動,對內,則是按照民團的班排連營進行編制,只接受來自執委會和軍委的指揮命令。在海漢實際控制的瓊南地區,這些所謂的官軍其實也就只剩下一個殼子還屬于大明,軍中從將官到一般士兵,從武器到軍服,從待遇到作戰方式,統統都已經換成了海漢民團的模式。
而原本的地方駐軍除了一部分有才干和特殊技能的人之外,大多都被遣散,安排到海漢治下的集體農場或者各種工坊里做事。大部分衛所軍本來就已經是半農兵性質,平時不操練的時候就是屯田種地,而新的工作所能帶給他們的薪酬和生活待遇都遠好于他們過去的境況,也不會再被軍中的兵頭拖欠軍餉,因此也很少有人對此感到不滿。
不過軍官中像羅升東這么機靈的人并不多,能夠在體制改變之后抓住機會下海撈金的也只是少數,因此絕大部分的衛所軍軍官都是被直接架空,然后由海漢方面一筆所謂的“辦公經費”,讓這些人退出一線。這其中自然也有一些人表示了不滿,但他們已經失去了兵權,也沒法鬧出什么大事。
至于被海盜軍清洗過一遍的瓊北地區,要進行這樣的替換工作就更加簡單容易了。除了沒有被海盜軍攻破的府城之外,當地所有成建制的明軍部隊幾乎都在前段時間的作戰中被打散了編制,整個瓊北的高級軍官現在就只剩下府城還有個參將。海漢民團進駐瓊北之后,順理成章地取代了地方駐軍的職能,雖然套用了明軍的編制和旗號,但這支脫胎換骨的軍隊已經不會再聽命于大明,而是遠在三亞的海漢執委會。
有鑒于民團在海南島上的成功操作經驗,執委會和軍委都認為這是一種很適合在大明疆域內逐步推廣出去的軍事擴張策略。近期軍委提出應該趁著拿下瓊州島的這股東風,以一種比較和平的方式奪取港島的控制權,而馬力科口中的替代措施,無疑就是最適合的辦法。
當然了,在馬力科看來很合適的辦法,放在劉遷的眼中就是另外一種觀感了。他也知道這幫海漢人并不是表面看上去那么安分,時不時都會有一些逾矩的舉動,但以往這些小動作基本都是在遙遠的瓊州島上,劉遷收了銀子就睜只眼閉只眼當作看不見,必要時還會幫著海漢掩飾一下。可港島就是廣州府所屬轄地,可以說完全就在大明眼皮子底下,跟瓊州島根本就不是一回事了,海漢在這里動手腳,別說劉遷,就算是他的頂頭上司王尊德,也未必能背得下這個責任。
劉遷連連搖頭道“馬主任,地皮的事情,我們可以再慢慢商議,大不了在新安縣境內再給你們找一些合用的地皮。但這水寨之事,卻務必三思而后行,若是此事被人捅到朝廷”
“被人捅到朝廷又能怎么樣”馬力科臉上的表情似笑非笑“朝廷現在的注意力都在北邊,關外野豬皮的攻勢一年比一年更強,京城里的皇上有心思管這幾千里之外的嶺南海邊一個小島的事情嗎難道還能發兵來打我們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