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油燈、文房四寶,海漢人能在這些小東西上花這么多的心思,也難怪他們產出的商品能暢銷大明。”嚴明君嘆道“以他們賺錢的本事,當可與我大明開國時的巨富沈萬三比一比了。”
“沈萬三只是個商人,這些海漢人可不僅僅只有商人這一層身份。”李進倒是沒有失去理智,仍然還清楚地記得自己的身份“他們自造武器,私設民團,編練軍隊,這些要細數下來,可都是能治罪的行為了”
“治不了了。”嚴明君搖搖頭道“從崖州到瓊州府再到兩廣提督府,海漢人有各級衙門出具的公文,證明他們所組的民團是合理合法的,而且又沒有跟官府做對的行為,你如何能治得了他們的罪私造武器什么的就更不用說了,今日你在碼頭上也聽到那姓馬的海漢人說了,福建總兵都親自跑過來拜會他們,目的就是為了從他們手中購買火銃大炮。連官軍都向他們購買武器,誰還能去把他們給查封了不成”
李進苦笑道“這海漢民團比地方駐軍還厲害得多,誰能指揮得動他們嚴老弟,你若是海漢人,手里有這樣一支強軍,你還會聽地方官府的指派調遣嗎”
“只怕早就不將官府放在了眼中了吧”嚴明君苦笑著應道。
事到如今,他也慢慢發現海漢人的真面目似乎跟他的預計有一些偏差,而瓊州島當地的境況,恐怕也不是像他所期望的那樣,能夠有一個大展拳腳的施政環境。單單是海漢這股勢力,大概就不是他所能指使得了的。
至于李進的前景,嚴明君更加不看好,聽說儋州當地的駐軍連編制都沒有了,現在當地防務全部是由海漢民團在負責。海漢人當然不會那么好心把自己花錢組建的軍隊送給他指揮,李進去了就是個光桿將軍,根本沒兵可用。當然這個話,他并不會當著李進的面說出來,只是李進為得到這儋州參將的職位花了不少銀子,在嚴明君看來其實是很不值的。到時候就算重組地方衛所軍,海漢人勢必也會順勢插上一腳,李進能有多少話語權還真不太好說。
兩人又交談了一陣,感覺困意來襲,這才各自洗漱休息了。
第二天天色大亮,兩人在李家下人的敲門聲中醒來,開門之后下人便送上了裝在食盒里的精致早餐,有海鮮粥、燒賣、蝦餃、叉燒包等等。
兩人用餐完畢之后,李奈便來了,身后還有人抱著一疊大大小小的木匣子。李奈解釋道“這大的木匣子是裝了一套崇禎元年的海漢玻璃文具紀念套裝,限量發售九十九套,在下當時購買了兩套,這多出的一套便贈予嚴兄了”
“這如何使得”嚴明君趕緊起身推辭了幾句。
李奈笑著說道“嚴兄與我同年中舉,本是難得的緣分,此次相見更覺相識恨晚,這些許小禮物,嚴兄就莫要推辭了。日后在下去到儋州,定要登門叨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