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辦公場所布置好了,但頗具諷刺意味的是,眼下并沒有任何的公務需要嚴明君處理。目前儋州轄區內的軍政事務都是由儋州臨時管委會進行管理和協調,嚴明君想手頭有事情做,那就只能等管委會把需要處理的公務轉送到他這邊來。當然了,以他昨天在接風酒席上所表現出來的態度而言,管委會在短時間內是肯定不會主動遂他這個愿的。
嚴明君本身也不是個閑的住的人,否則就不會上下折騰求來這千里之外的候補官職了。在臨時衙門里坐了沒多久,嚴明君便索性回到后院換了便裝,然后讓衙役們散去休息,唯獨叫住了頭目何琦。
“何琦,你對本地民情可熟悉”嚴明君打算出去微服私訪一下,不過干這事還是得有熟門熟路的人帶著才行,而在他看來,身邊暫時也就只有何琦稍微有那么一點可信度了。
何琦應道“回大人,小人便是儋州人氏,若大人想出去探訪民情,小人愿做個隨從。”
“如此甚好。”嚴明君點點頭道“你且去換身行頭,隨本官出去走走。”
何琦也換了一身便裝,然后兩人便出了這臨時衙門。對于新任官員所提出的各種要求應該如何應對,海漢有關部門都在事前對何琦進行了簡單的培訓。類似微服私訪的這種行為,海漢給何琦的命令就是隨他去,只要安排好人員貼身監視就行。當然了,既然嚴明君點將點到自己頭上來,那這份加班費何琦并不打算讓給別人來掙。
儋州作為瓊州島上的文化中心,城中還是相當熱鬧的。去年那場戰亂在城市所造成的破壞其實相當有限,主要都集中在城北的官衙區。而何琦帶著嚴明君去的,卻是城南的商貿區和文化區,這邊非但沒有留下什么戰亂的痕跡,反倒是因為海漢商貿在戰后的強勢介入,讓這里的市面變得比戰前更為熱鬧繁榮了。
嚴明君隨意進了路邊的幾間商鋪,很容易就注意到這些商鋪所出售的物品至少有一半都是海漢所產,而且這些物品明顯要比大明所產的同類商品便宜許多,價格比嚴明君當初在羅定州看到的同類海漢商品也低出一截。當然這個道理很簡單,畢竟從三亞把貨物運到儋州的費用,跟運到廣東內陸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概念了。
然而這些在廣東內陸都極有價格競爭力的商品,在這里的售價更低,就可想而知其市場占有率有多高了。嚴明君轉了幾家店鋪之后發現,像米、鹽、煤這些生活必需品,似乎都已經被海漢貨給壟斷了。他可不是只知道圖便宜的愚民,畢竟是有過地方執政經歷的官員,他對于這樣的壟斷式經營還是有一定的敏感度。
拋開經濟方面的復雜原理不說,如果瓊州島在物資供應方面逐步脫離了對大陸的依賴性,那朝廷還能如何控制這片海外飛地靠軍事手段很顯然已經不可能了,瓊北都已經是如此境地,瓊南那邊是海漢人的老巢就更不消說了。靠民心也不太實際,這島上本來就有數萬跟大明若即若離的黎人苗人,如今從儋州的情況來看,民心似乎也在逐漸偏離大明這邊,而海漢人倒是通過各種各樣的“花招”拉攏了不少擁躉。剩下的手段就只能單純的行政命令,然而嚴明君自己的遭遇已經說明了這種手段在本地已經失效了,他現在可是被徹徹底底地架空,而且連一點反抗的手段都沒有。
出了店鋪,嚴明君對何琦問道“本官聽說這儋州也有官家鹽場,為何市面上所見的鹽卻全是標注海漢所產”
何琦應道“回嚴大人,本地的鹽場,兩年前就已經停產了,之后本地的商販便只出售海漢所產的精鹽。”
“本地鹽場是因為價格不如這海漢鹽才經營不下去的”嚴明君也算是聰明人,結合剛才所看到的情況,便推理出了正確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