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百鎖聽完之后也是有些震驚“這個逃脫的錦衣衛副千戶,有可能當下就躲在儋州城內某處”
李清揚點頭道“以錦衣衛辦事的手法,在身處險境之下,首先要做的就是隱匿自己的行蹤,先保證自己的安全,再圖謀脫身或是反擊。這個趙野唯一的一名手下前些日子也已經死在了海上,他現在的明智做法就是不要妄動,等待上級回復。”
汪百鎖道“我們不知道他落腳何處,更不知道他的體貌特征,他如果已經有了掩飾的身份,又不采取什么逾矩的行動,那可就不太容易搜捕到了。”
林南開口道“安全部也考慮到了這種可能性,所以在郝總跟執委會的首長商議之后,我們決定聯合多個部門一起行動,在搜捕這條漏網大魚的同時,也順便把民政部的戶籍制度在儋州進一步推廣開來。”
所謂的戶籍制度,其實在三亞已經推行了將近三年的時間。這套制度除了能夠統計治下地區的人口狀況,對于治安也有極大的幫助。想要在海漢治下區域活動,要嘛有歸化民的身份證明,要嘛就得辦理臨時出入手續,非歸化籍的流動人口活動范圍都會受到很大的限制,這也大大降低了流竄犯罪發生的機率。
類似的戶籍制度在大明也是有的,不過相比管理上的科學性和易實施性,那自然是遠遠不如從后世照搬成熟經驗的海漢。而這套戶籍制度隨著海漢在瓊北的統治日漸牢固,各個州縣也在開始逐步推行。當然了,對本地民眾并不會單純地宣傳這是海漢鞏固統治的手段,而是告知民眾,由于本地可能還有某些海盜潛伏,因此進行身份登記造冊,是杜絕壞人隱藏行跡的最佳手段之一。
當海漢“一貫正確”的形象逐漸在民眾心目中根深蒂固之后,很多政策要進行推廣,阻力也就相應地減少了很多。民政部門的這種戶籍登記制度未必能在登記階段就做到毫無遺漏,但隨著其他措施的逐步完善,那些沒有在海漢這邊登記的民眾就會發現他們的生活中會充滿了種種不便利的麻煩,比如要坐船去別的地方,家中小孩要去辦理入學手續,要辦紅白喪事,那都得有海漢認可的身份登記手續才能辦成事。而想要避免這些麻煩,民眾所能做的就是配合海漢人進行人口登記。
安全部認為從南京調過來的錦衣衛在儋州無根無底,很難毫無痕跡地冒充儋州本地人,而且還有官府的戶籍可以進行對照查驗,進行人口登記就可以將調查范圍縮小若干倍,把有限的力量用到更有針對性的對象身上那些來自儋州以外的流動人口。
這個事雖然聽起來很麻煩,但執行起來也并不是有多費勁,這個時代的流動人口規模實在很有限,像儋州這樣的地方大城,四五萬人口,其中九成以上都是本地居民,而這些居民的身份在儋州官府的檔案庫里也都是有造冊登記的,稍微像樣一點的家族就有族譜也可以查驗,因此外地人的身份在這里并不是那么容易得到掩蓋。
林南將這個偵查方向說明之后,汪百鎖便連連點頭道“還是首長們想得周全,只要對本地人口進行一次普查,需要重點調查的人口,大概也就剩下千把來人了。就算那錦衣衛隱藏得再好,等我們把調查范圍縮小之后,他也很難不露馬腳了。”
錦衣衛能做到千戶,那手底下多少都是有些功夫在的,起碼標配的繡春刀得使得出像樣的套路刀法才行。比如李清揚這個百戶,也是練過多年的刀法,雖然稱不上是什么高手,但對付普通人絕對綽綽有余了。而練家子跟普通人之間的差別,就有很多分辨的辦法了比如說看看手心有沒有常年握著刀把磨出來的老繭。
這有限的外來人口中,練家子的比例只怕比儋州的文盲還小,到時候有錯抓無放過,肯定能把這個潛伏在儋州的定時炸彈給翻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