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千智待要繼續問下去,黃子星已經主動轉移了話題“千智,你若是真有報國之心,近日便有實現的機會。下月本地商會要為那海漢頭領張新舉辦壽宴,屆時會大舉邀請本地文人出席,本地的海漢頭目大概也都會出席此活動。你便可與其他壯士一起混入其中,伺機而動。若到時候能一擊得手,儋州光復指日可待瓊州北部各地也會跟風而動,同時起事。”
張千智奇道“學生聽說海漢人的個人情況都是秘而不宣,極少有外人知曉,本地商會怎會知道那海漢頭目生于何時莫非那海漢頭目身邊也有人”
黃子星搖頭道“那倒不是。這張新兩年前初來儋州,便曾以舉辦壽誕為名,邀請本地士紳赴宴。當時雖然沒有多少人賣他這個面子,可這時間卻是被有心人記下了。如今海漢勢大,趨炎附勢者自然不會放過這等溜須拍馬的機會。”
張千智點點頭,接著又道“學生乃是一介書生,并無習武經歷,要去宴會上當刺客,只怕是力有未逮。學生倒不是怕丟了這條性命,只是手無縛雞之力,怕到時候反倒因此而壞了大事”
“行刺之事,另有人去做,你不必擔心。”黃子星道“到時候你帶些引火之物進去,藏于易燃處,時辰一到便在會場放火,制造混亂。等場面一亂,自會有人動手結果那些海漢人的性命。你放心,屆時放火的不止你一人,不用擔心這火頭燒不起來”
“既然師尊早有全盤謀劃,那學生便聽由師尊安排了”張千智聽到這里,對黃子星的計劃也算是有了大致的了解。
從動機上來說,黃子星是海漢掌權后個人利益受到嚴重損害的既得利益者,對于海漢真是有著毀家滅族的仇恨,作出這種激進而瘋狂的計劃也算是有充分的理由。而他顯然也吸收了前人的教訓,沒有公然跳到臺前以武裝對抗的形式來反對海漢在本地的統治,而是默默地私下串聯一些對海漢同仇敵愾的人,準備以“斬首”的方式來打亂海漢在瓊北的統治局面。
只要這些人能夠行刺成功,那么儋州新任知州嚴明君大概立刻就會出面接管本地政務,同時設法驅逐海漢人。而另一方面本來已經潰散的大明衛所軍有可能在短期內被重新組織起來,雖然其戰斗力不足為慮,但對于兵力分散駐扎在瓊北各地的海漢民團來說,的確也有可能制造一些麻煩。而且黃子星說了會有專人指揮這些重新組建的武裝人員,也不能簡單以散兵游勇的水平來看待他們。
張千智想明白其中的來龍去脈之后,第一感覺就是自己這次是撈到大魚了。他不清楚能讓汪百鎖急于把人手調走的另一個案子是什么狀況,但黃子星這個案子深挖下去,其性質的嚴重程度也絕對會成為執委會親自督辦的大案。就憑黃子星剛才吐露的這些內情,張千智已經能聯想到日后人頭唰唰落地的場景牽連進了這種“謀反”大案的家伙,恐怕就不只是處以勞役那么簡單的懲罰了。
黃子星倒也沒有急于再向他說明行動細節,只是問明他的態度之后,便讓他先回去休息。張千智雖然有心打聽,但也怕太過積極而引起對方懷疑,當下決定還是先設法將這消息傳回去再說。
第二天下午,張千智就“病”了,雖然不算嚴重,但只要眼睛沒瞎的人都能看出他的虛弱。張千智向書院告了病假,打算進城去瞧一瞧大夫。黃子星對于張千智突然患病這件事倒是很上心,還專門到住處來看了他,詢問他是否需要請大夫上門診治。張千智哪敢答應,堅持要自己進城看病,黃子星最后還是讓人去附近雇了一輛牛車載他。
張千智去看病當然只是個借口,目的也是設法與汪百鎖接頭傳遞情報而已。安全部在儋州城中的那處院落,后門便是衙役何琦去報信的那處巷子,而前門則是另一條大街上的惠民藥局,也就是張千智此行的目的地。
這惠民藥局本是官方機構,從1370年便成為民間的基層常設醫療機構,幾乎每個城池里都有。其只能除了主管當地藥業之外,也有行醫治病的功能,有專門的大夫坐診,算是這個時代的官辦醫院了。海漢入主儋州之后,所有的官府機構全部被海漢接手,這其中也包括了惠民藥局在內。不過當時正在找辦公地點的安全部也看上了惠民藥局的這處院落,于是前院繼續承擔醫館的功能,而后院則是成了情報機關的辦公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