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聽王湯姆繼續說道“我們有強大的海上武裝力量,足以封鎖整個安南的海岸線,當時不管是安南朝廷還是南方叛軍,都受到我們從海上方向的轄制。借助海軍的力量,我們可以繞過南方叛軍的防線,直接攻打其后方的城市,而事實證明我們的做法非常有效,我們不但攻破了安南第一港城會安,而且還收拾了號稱安南第一堅城的順化”
王湯姆說到這里,突然壓低了聲音道“不怕告訴你,像這樣的大城被攻破之后,收益都是要以百萬兩白銀來計算的。”
李進的心跳忍不住快了好幾拍,這對他而言簡直就是天文數字。會安和順化的名頭,他自然也是聽過的,據說其繁華程度也并不比大明的一些海港城市差多少,而海漢民團跨海作戰尚且能夠在當地攻城拔寨,其戰力的確驚人。以他們這種直接攻打城池的戰法,那自然戰爭的收益也就相當可觀了。就算是這儋州城,據說去年海盜占城期間的損失也已經高達近百萬兩了。
李進干咳一聲繼續問道“那除了人口、錢財,這樣戰法可還有其他收益”
“有啊,當然有”王湯姆點點頭道“最重要的收益,我這才要說到,那就是土地我們現在在安南國內,從北至南,有多達七處海港租界。可以說安南的海運業,幾乎九成以上都是控制在我們手里。這些海港會在今后的幾十年里不間斷地為我們帶來經濟利益和人口,并且為我們控制大明與南洋之間的航線必要的中途補給。”
李進自動忽略了這番話里不太重要的水分,而將重點集中到了王湯姆所說的“控制大明與南洋之間航線”這一句上。李進以前就在廣東當官,自然了解大明與南洋之間遠洋貿易有多大的油水,如果海漢真的能夠掌控住這條航線,那用日進斗金來形容將從中獲得的收益都算是太客氣了。
當然了,李進也沒有忽視做到這一步的必要前提首先,你得有一支強大的海上力量才行。而目前看來,在南海這邊疆域,也就只有海漢人具備了這樣的實力,大明水師即便有這種想法,也只能停留在腦補的程度,并沒有足夠的經費去實現這種大的規劃。
李進雖然不是水師將官,但也知道這水師作戰范圍相對更加有限,從大陸到南洋遙遙數千里航程,如果沒有中途的補給站,根本就別指望這么一趟跑下來還能保有多少戰斗力了。而修建港口碼頭,絕對是相當費時費力費錢的大工程,也只有海漢這種不差錢的主,才有能力在海外異鄉建設這么多的港口。
談到這里,李進似乎也有一點明白張新、王湯姆為何多次強調“錢”的重要性,沒有這些大的投入,海漢人的確也不可能在海外繼續拓展勢力,而他們在海上貿易乃至對外戰爭中所獲得的巨大收益,的確與他們在軍事方面的投入息息相關,正是有了強大的陸海軍保障,海漢人的諸多構想才能得以順利推廣實施。
但同樣的辦法放到大明,就有太多的不可行之處了。首先朝廷的大佬們就絕對不會同意主動對外開戰來獲取收益這樣危險的做法,畢竟自永樂朝之后這兩百多年,大明的版圖就一直在不斷萎縮,到萬歷年間的時候,大明疆域已經只相當于永樂年間鼎盛時期三分之一的面積。兩百年來不斷被動挨打,被迫縮小國土的遭遇,已經在朝廷上下包括皇帝心中,形成了守土為上的固有思維。至于說對外開疆拓土現在連守起來都困難,就不要不切實際想太多了。就算是李進自己,在此之前也認為這種向外發動軍事擴張的做法簡直太瘋狂。
李進心想要是自己向兵部上書,要求加大對軍隊的投入,并主動發起對外戰爭,兵部尚書一定會認為自己是瘋了,大概立刻就會下令將自己撤職查辦。畢竟眼下大明內憂外患不斷,北方野豬皮年年叩關,越打越強,而中原流民四處造反,剿之不盡,這種狀況下兵部一直在忙于挖東墻補西墻,四面八方調兵調糧作戰,哪還有什么閑工夫再去開辟對外的新戰場。
所以海漢人的這套做法雖然在南海這邊取得了極大的成功,但卻很難直接照搬到大明去實施。李進一臉無奈地搖頭道“王將軍說的這些道理,在下都懂,可海漢的這種做法,卻讓大明難以效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