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這個更改并不會讓安不納島回到大明的治下,僅僅也只是出于執委會和軍方幾個高層的個人意見而已。
4月27日,一艘來自于巴達維亞的荷蘭貨船愣頭愣腦地駛入了港口。這艘目的地是臺灣島的貨船原本只是想在這個港口補給一下食物和淡水,但根本沒想到這里已經換了主人。
海漢民團不費吹灰之力就控制了這艘船,為了暫時保守這個島的秘密,船上所有的人員都被暫扣下來,而這艘船也順理成章地成了海漢民團此行的又一件戰利品。
荷蘭語起源于古代低地德語,在語種分類上屬于印歐語系日耳曼語族西支,介于德語和英語之間。不過作為海上馬車夫,航行全球的荷蘭人為了順利地進行貿易,大多都掌握了至少兩門以上的語言。那人見穆夏柏和王湯姆兩人沒什么反應,便用英語又說了幾句。穆夏柏這下倒是聽懂了一半,不過仍然是按照王湯姆的指示,裝著聽不懂的樣子。
那人見英語不能溝通,又接連換了西班牙語和法語,后來竟然還擠出一句“雷猴”,連廣東話都出來了。這家伙一口氣說出了五六種語言,也算是個人才了。
穆夏柏做個手勢,當下便有安排好的安南裔民兵上前,操著一口安南口音的廣東話跟這荷蘭人對話。這荷蘭人果然厲害,居然也能聽懂個七七八八,當下便連比帶劃地跟民兵溝通起來。
正如海漢民團所看到的那樣,龜縮在據點內的荷蘭人在見識了對手的實力之后,選擇了投降保命這條路。不過這名談判者要求戰勝者保全所有荷蘭人的性命,并放他們離開這個島,作為代價,據點中的荷蘭人愿意將個人財產拿出來交換自由。
穆夏柏聽完之后便搖頭拒絕了他的提議“我們不接受任何形式的條件交換,我們信奉的是贏者通吃。立刻命令里面的人繳械投降,我們可以保全你們所有的性命,但其他條件一律免談。”
那名荷蘭人還待要再說,穆夏柏已經不耐煩地給他下了最后通牒“我現在命人點一柱香,在香燒完之前作出你們的決定,否則我們就用炮彈來替你們作出決定”
海漢這邊根本就沒打算要放島上的人自由離開,當然不會同意對方的交換條件。至于用個人財產贖身,這在穆夏柏看來更是笑話連人都保不住了,還想保住財產
荷蘭人沒有浪費太多的時間就作出了選擇,事實上投降才是他們唯一的選擇,島上的荷蘭青壯幾乎都死在了港口碼頭那一通炮火之中,現在據點里的荷蘭人以婦孺老幼居多,根本就沒辦法抵抗外面荷槍實彈的入侵者,不投降的話也只能是死路一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