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海漢在大陸地區影響力的逐步擴大,執委會對于僅有的李家莊移民營地的規模已經感到不夠滿足了。雖然李家莊附近的地還有不少,可以進行更大規模的擴建,但其問題在于輻射的地區較為有限,而且李家莊附近的水道較為狹窄,不宜建設大型的碼頭,這也就限制了當地的航運規模。現在每月運個兩三千人,再加上幾十船貨,倒是問題不大,如果以后航運規模進一步加大,那么李家莊作為人口中轉站的作用就會受到限制了。再加上這地方始終就處于廣州城的眼皮子底下,做事還是有諸多的顧忌,執委會是早就有心在珠江口水域的離島建立一處大型的轉運點了。
最適合這個用途的地點莫過于香港島,這里的位置不僅扼守珠江口,而且可以輻射到粵東地區,由福建方向過來的移民也完全可以先在這里集結,進行甄選鑒別之后,再分別運往海南島的各處地方安置。
當然了,穿越頭兩年的時候,執委會也就只能流著口水想一想罷了,畢竟那時候自身實力還較弱,無法控制香港島這么大的區域,而且也沒有把握能夠吃得住大明,不會引起廣東官府的反彈。不過現在海漢的翅膀已經逐漸硬了起來,對于海漢來說,拿下香港島已經是順理成章的事情,而在港島建立新移民轉運基地的計劃,便重新被提上了議事日程。
這次海漢民團出手兼并新安水寨之前,這里在場的大部分人其實已通過各種各樣的渠道得到了消息,對于自己的去留也有了初步的想法。雖然海漢這邊說的是“派人加入水寨”,但明眼人都知道,海漢這一步棋可不是為了給大明水師白白送人送武器送銀子,而是要讓駐扎在香港島的海漢民團披上一層合法的皮,以大明水師的名義在這個區域公開活動了。
在這個前提之下,清洗水寨原本的人員可以說是意料中的事情,特別是水寨里的各級軍官和老兵油子,更是會成為新主人重點清洗的對象。水寨這些人也知道他們無力反抗海漢的這種強吃,并不會有上司來替他們做主出頭能直接管到這事的人,基本都已經被海漢送去的銀子給堵住了嘴,甚至像剛上任不久的某參將那樣,干脆就放棄了職位。
至于武力抵抗就更不用說了,劉香那伙海盜就是前車之鑒。兩年前海漢民團就能把劉香打得抱頭鼠竄一路逃回福建,兩年后難道還會把這小小的新安水寨放在眼里何況海漢人自從在島南邊建設鎮南港以來,這海漢戰船三不五時地就會在鯉魚門附近的海面上游弋,故意炫耀武力,水寨這些人也知道自己斤兩有多重,只要是沒活膩的人都不會有某些不切實際的幻想。
如何能夠在這個節骨眼上為自己謀取到最大的利益,這大概才是在場這些人目前最在意的事情。本身沒有一技之長,又或是不愿在海漢人手底下做事的,出路大概就只能是拿了遣散費走人。當然了,海漢這邊倒是沒有把事情做絕,對自愿退伍離開的明軍士兵,還是給出了一條退路,可以優先進入海漢海運部就業,工作內容當然是水手船員。畢竟這些人都是水寨編制,就算不會駕船起碼也不會暈船,只要就職馬上就能跟船出海,甚至連適應期都不需要,對于海運部而言是很好的即戰力。
當然了,如果這些人當中有自愿要加入海漢海軍的,那軍方也是樂見其成的,只不過必須先得通過專門制定的技能考核和政審才行。事實上崖州水寨的大明士兵,當初就有少部分素質較好的人員被納入到海軍的編制內,也算是有這方面的操作先例。所不同的是新安水寨這邊差了一個羅升東式的人物,可以跟海漢這邊以更“和諧”的方式進行合作。
陳一鑫也不愿在這兩三百人身上花費過多的時間,三言兩語解釋完政策之后,便下令開始登記,不愿留下來的人馬上就可以領到遣散費走人。至于陳一鑫自己,他也還有別的事情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