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事,燈不撥不亮,理不辨不明,大家愿意討論,這其實是好事。”寧崎表現得非常大度,并沒有因為剛才的混亂而生氣“對于是戰還是和,在座的各位或許都有自己的立場和想法,我在這里所說的話,也只是代表海漢的態度,并不是要強加給各位。各位要是覺得有道理,那就聽一聽,要是覺得沒道理,想要跟我辯論辯論,我也歡迎,但請大家有序發言,不要搶話就好。”
說完這番話之后,寧崎見在座的人都將眼神匯集到自己身上,這才又接著說道“關于福建的戰事,我們海漢的態度”
寧崎說到這里有意拖長了腔調,待眾人的胃口都被吊起來之后,才又說道只要福建軍方愿意繼續剿匪作戰,那么我們也將繼續軍事援助,并且會逐步開放一部分高級武器的銷售。比如說這次造訪漳州的探險級戰艦,以及配套的作戰裝備。我想各位已經在碼頭上見到了這種新式戰船的身影,可以毫不夸張地說,這種戰船的作戰性能還超出之前的探索級不少,在海上至少可以同時對付四艘同噸位的舊式武裝帆船。剛才不是有人說十八芝的船多嗎他們船多,但我們的船火力強啊,在探險級戰船的面前,十八芝那些破舊的老船都只能變成挨打的活靶子”
寧崎很流暢地就在這個話題中插入了廣告內容,這也是他此次前來漳州的使命之一為海漢兵工推銷各種新式武器裝備,其中也包括了“探索級”戰船在內。
混合動力帆船已經入列服役有一年的時間,其出眾的性能和運行的穩定性也獲得了軍方和執委會的認可,在今后海軍的發展道路中,混合動力戰艦將會逐步成為標配,而早期建造的純風帆動力戰船則將逐步退居二線,或改造成補給船、近海巡邏船,或干脆就出售給其他武裝勢力,撈回成本之余還能賺上一筆。這個淘汰換代的過程雖然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會實現,但軍方已經迫不及待地把第二代也是最后一代的純風帆動力戰船“探險級”也列入到了待售的名單當中。
石迪文口中所說的“聯合商號”,當然就是指成立于1602年,以壟斷東方貿易、進行殖民掠奪為主旨的荷蘭東印度公司。在東印度公司運營的近兩百年期間,總共向海外派出了1772艘船,約有百萬人次的歐洲人通過東印度公司的船來到亞洲。這家公司雖然名義上是商業組織,但實際上卻一直具有很多國家職能,例如自組傭兵、發行貨幣、與其他國家簽署正式條約、在海外開辟殖民地并實施統治等等。
當然了,東印度公司能享受這么多的特權也并非沒有代價,公司的盈利每年有18要作為分紅上交給國家,以換取政府在各種海外政策和貿易手段上的支持。
而東印度公司為荷蘭共和國在遠東地區贏得的可不僅僅只是經濟上的收益,1619年科恩擔任公司總督之后,便開始倡導武力開疆的做法,并成功地建立起了國家貿易體系,在大明、朝鮮、日本、琉球、安南等國之間組織進行貿易。而原本在遠東占據了大量殖民地的競爭對手葡萄牙,卻在東印度公司的不斷緊逼之下陸續被奪走地盤。17世紀東印度公司的鼎盛時期,光是員工就超過五萬人,另外還擁有戰艦數十艘,武裝傭兵上萬人,的確是已經具有發動戰爭滅掉一些小國的實力了。
以現階段的實力對比來說,東印度公司暫時還是超出海漢一籌,不過海漢的發展速度遠遠超過對手,而且控制的地區相對更為集中,更容易在局部區域內占據實力優勢。如果不是顧慮到勞師遠征所將帶來的種種后勤問題,以及后續的實際控制手段,海漢現在其實就已經有足夠的實力拿下東印度公司在臺灣島南部修建的熱蘭遮城據點。
但要解決荷蘭人,海漢執委會認為還是必須先得擺平十八芝這個不安定因素才行。這些海盜所能給海漢造成的威脅,遠比臺灣島上數量有限的荷蘭人來得更大。石迪文借著荷蘭人來宣揚海漢的武力,真正的目的也是為了給許裕拙更多的信心,讓他確信海漢有足夠的實力和決心幫助福建軍方消滅十八芝。
福建許家很早就已經加入了“瓊聯發”的董事會,因此許裕拙立刻就領悟了石迪文這個很形象的比喻“所以駐扎在大員島上的紅毛荷蘭人,他們也就是這個商號的武裝護衛了”
“沒錯。”石迪文點點頭道“但就算他們只是私人武裝,實力也已經遠遠超過了明軍。荷蘭人在南洋打下了不少地方,都是靠著這支武裝完成的。當然了,要跟我們的海漢民團相比,他們還差了一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