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另一種阻止海漢的辦法就比較冒險了,鄭新知認為如果海漢使團在漳州出了事,那么很有可能就會影響到海漢與許心素之間的合作關系,屆時十八芝可以利用各種民間輿論,散布一些對許心素不利的消息出去,千里之外的海漢人大概也很難分辨事情真相,到時候必定會對許心素心生懷疑,說不定會直接終止對福建的軍事援助。
鄭新知沒有花費太多工夫就打聽到了海漢使團主事人的身份,并且在漳州城里準備了一批人手,全是鄭芝龍供養多年的死士,打算尋機刺殺海漢使者寧崎等人。但由于寧崎等人的行程并沒有確定的安排,鄭新知也沒有辦法對刺殺行動作出提前的準備,只能是通過監視來了解目標動向,尋找下手機會。
寧崎當時在汪加林的帶領下去了那間茶樓,在外圍監控的鄭新知認為這便是一個極佳的機會。于是派了三人裝著茶客進去埋伏,又在茶樓門口布置了十多人。外面的十多人實際上只是鄭新知用來吸引護衛注意力的幌子,而偽裝成客人進入茶樓的三名刺客才是動手行刺的主力。
這三人的身手在十八芝中都算是上乘,而且都練就了一手飛刀絕活,三丈之內的精準度相當了得,稱其為百發百中也不為過。而且他們都是抱定了必死之心,行刺之后如果無法逃脫就會自行了結,以免將自家主子給牽連進去。
鄭新知雖然也注意到寧崎身邊還有幾名著裝不同的貼身護衛,但他對自己的人有著充分的信心,認為他們完全可以在短時間內解決掉對方的護衛。不過他所沒能想到的是,這幾名刺客雖然身手了得,但在超越時代的近戰武器面前卻根本沒能派上用場。如果他們事前知道海漢護衛所裝備的近戰槍械,或許還能做一點有針對性的準備,但可惜他們永遠都不會再有這樣的機會了。
僅僅在倉促之間扔出了三把飛刀,刺客們就被海漢護衛們的手槍子彈擊倒,連近身一戰的機會都沒得到。而這三把飛刀陰差陽錯竟然沒有一把命中真正的目標,只是苦了汪加林這個人形沙包在無意中替寧崎擋下了一刀。
而在外圍指揮這場刺殺行動的鄭新知當然沒有等到結果出來再撤,事實上他在發出動手的命令之后,就立刻撤離了現場。他這么做倒也不完全是因為怕死,不管刺殺結果如何,他都必須暫時離開此地,一是要將漳州城里的局勢消息送出去告知鄭芝龍,二是要在得到結果之后盡快作出必要的應對。
至于他的撤退線路和藏匿地點,卻并沒有告知這幫死士,因此雖然摩根的審訊辦法奏了效,但仍然沒辦法立刻獲知主使者鄭新知的下落。
“如果他撤離的速度足夠快,可能動手之后就已經離開漳州城了。”摩根在獲知審訊結果之后不無遺憾地嘆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