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芝出動的二十五艘船里被留下了近一半,其中有七艘都因為船身破損嚴重而失去了行動能力,最先遭受炮火打擊的那艘船已經在這場戰斗結束時沉入了海面之下。在茫茫大海上無處可逃的海盜們除了投降之外,也別無他路可選了。
明軍這邊在開戰前就已經得到了海漢的授意,并不會對選擇投降的俘虜大肆殺戮海漢人已經表了態,抓到的十八芝俘虜活口要統統運走。
對海漢來說,十八芝手下這些人可是難得有機會大批招募到的水手,只要剔除掉其中一些天生品性不好,窮兇極惡的歹徒,將剩下的人先送到海外去勞動改造一段時間,然后打散分配到各個地方去,應當還是能派上一些作用的。
而福建明軍對此也沒什么異議,雖說這些人頭意味著大量的賞金和軍功,但許心素帶的這些人也都很清楚海漢的份量,這個面子不給還不行。而且許心素也在出發前表示了這場戰斗不以人頭論賞,當時軍官們還不太理解這個意思,等到仗打完才醒悟過來,這場仗都是海漢人打的主力,論功行賞也很難論到自己這邊。至于說搶功什么的誰敢從這幫海漢人手里搶功
雖然這場海戰持續的時間并不長,但事后打掃這片戰場的工作卻是一直持續到天色漸暗。這主要是因為這個戰場實在太開闊,要將十幾條船上的上百名俘虜收攏到一起,還真是一件費時費力的活兒。當然了,累也是累明軍,海漢海軍可不會連這種臟活累活也一起包下來,早就已經撤下了第一線,美其名曰負責外圍戒備。
不過這種戒備似乎沒起到太大的實際作用,駐守在南日島上的海盜們并沒有任何反撲的跡象,只是在很遠的海面上還留著幾艘輕巧的小船,應該也只是為了警惕這些不速之客再次發動攻擊。
石迪文可沒打算跟十八芝打夜仗,這即便是對于訓練水平較高的海漢海軍來說也是難度極大的任務,既然能夠穩穩地吃下對手,就沒有必要急功冒進去趕這點時間。萬一要是出了什么紕漏,好不容弄點軍功一個不小心反而會弄得功不抵過。
己方的三艘參戰艦船收攏之后,石迪文便開始統計各船的戰績和戰損情況。命中目標最多的自然是火炮數量第一的“威信號”,在一個半小時的戰斗中共計命中敵船超過50發,這個數字雖然對超過300發的總量來說有點偏低,但考慮到這是海戰而非陸戰,而且是“威信號”的第一次實戰,能打出這樣的成績已經相當不錯。加上另外兩艘戰船的戰績,在這次作戰期間三艘船總共命中目標近八十發,這數字算是中規中矩,比起平時的訓練水平倒也相差不大。
而整個作戰過程中僅有三名水手受傷,其中兩人是在近距離轟擊敵船的時候被對方拋射出來的箭矢和碎石所傷,另有一人則是因為海上風浪顛簸不小心從舷梯滑下船艙摔傷,倒是跟這場戰斗沒有直接的關系。這三人傷勢都沒有什么大礙,摩根在親自查看之后確定他們只需要上藥包扎,休整數日就能養好。至于戰船就更不用說了,也就只有極少數拋射到甲板上的石塊箭矢而已,這樣的攻勢可沒法給海漢戰船造成什么實質性的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