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迪文可沒打算跟十八芝打夜仗,這即便是對于訓練水平較高的海漢海軍來說也是難度極大的任務,既然能夠穩穩地吃下對手,就沒有必要急功冒進去趕這點時間。萬一要是出了什么紕漏,好不容弄點軍功一個不小心反而會弄得功不抵過。
己方的三艘參戰艦船收攏之后,石迪文便開始統計各船的戰績和戰損情況。命中目標最多的自然是火炮數量第一的“威信號”,在一個半小時的戰斗中共計命中敵船超過50發,這個數字雖然對超過300發的總量來說有點偏低,但考慮到這是海戰而非陸戰,而且是“威信號”的第一次實戰,能打出這樣的成績已經相當不錯。加上另外兩艘戰船的戰績,在這次作戰期間三艘船總共命中目標近八十發,這數字算是中規中矩,比起平時的訓練水平倒也相差不大。
而整個作戰過程中僅有三名水手受傷,其中兩人是在近距離轟擊敵船的時候被對方拋射出來的箭矢和碎石所傷,另有一人則是因為海上風浪顛簸不小心從舷梯滑下船艙摔傷,倒是跟這場戰斗沒有直接的關系。這三人傷勢都沒有什么大礙,摩根在親自查看之后確定他們只需要上藥包扎,休整數日就能養好。至于戰船就更不用說了,也就只有極少數拋射到甲板上的石塊箭矢而已,這樣的攻勢可沒法給海漢戰船造成什么實質性的損傷。
許心素一直都在“威信號”上旁聽了整個統計過程,對于這樣的戰損比,他除了“服”字之外似乎也沒有別的什么好說了。
福建明軍跟十八芝已經交戰數年,這樣投入幾十條船的海戰也打了已經不下十次,不管輸贏,可沒有哪次能把自己戰損控制在這么低,低到了幾近于無的程度。就算是能贏下來,哪次不是要損失幾條船和至少兩位數的人手
許心素由此也更深刻地意識到,像大明水師和十八芝的這種武裝水平,要是跟齊裝滿員的海漢海軍過招,恐怕連給對方造成實質性損傷的機會都微乎其微。也難怪這次海漢使團抵達福建之后就各種夸下海口,不但要剿滅福建的痼疾十八芝,而且還聲稱要連臺灣島上的紅毛人也一并拿下。如果說當時許心素聽到這些話的直觀印象是對方在夸海口,那么在親眼目睹了這場短暫的海戰之后,許心素已經改變了原本的看法海漢人不是在夸海口,而是很認真地在敘述一件他們認為理所當然的事情。
草草打掃完戰場之后,明軍這邊也并沒有再試圖拖走那些被炮彈打得滿目瘡痍的海盜船,與海漢戰船一起駛向福建海岸。今天艦隊不會再駛回泉州港停靠,而是就近駛向離此不遠的東嶠灣。海漢民團需要一夜的時間好好進行整備,因為明天還有一場難度更大的兩棲作戰在等待這些戰士。
但明軍水師就沒那么好命了,即便這趟軍演是跟著海漢過來打醬油,那也得認真打完才行。他們被分配到的任務是在海灣入口處徹夜輪換值守,以防十八芝趁著晚上發動偷襲。在岸邊將俘虜們卸到岸上之后,水師的船便又陸續回到海上,為在此休整的海漢海軍警戒服務。
石迪文和摩根也沒閑下來,他們要對明天發動的奪島作戰再次進行審核,看看原來制定的計劃中還有什么遺漏的地方。雖然勝利的結果毋庸置疑,但他們還是希望能盡量將戰斗的損耗和人員損失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