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信號,全線撤退,向二號防線轉移,二連負責殿后”穆夏柏頓了頓,繼續說道“炮兵撤離時把武器和彈藥都處理掉”
重達數百斤的火炮顯然是沒辦法跟著部隊一起順利撤走了,而這些東西萬萬不能落入到荷蘭人的手中,否則立刻就會變成對手的武器,因此穆夏柏才會下令要求炮兵先處理掉裝備再撤退。
該如何應對當下的不利局面,“水獺號”和布勞沃至少還有得選,但被打斷了主桅桿的“勝利者號”和斯派克斯卻沒有第二條路可走了在目前的戰況下,想要在岸防炮的火力打擊之下逃離這里幾乎是不可能辦到的事情。
不過斯派克斯好歹也是在東印度公司服役多年的軍官,走南闖北這么多年下來,大風大浪也見過不少,雖然當下的局勢危急,但他還沒有因此而失去理智。他曾經參與過七年前在澎湖與明軍進行的那場大戰,與當時遭受的圍攻相比,眼前的場面其實并不算有多可怕。當時被十倍于己的明軍圍攻,駐守澎湖馬公港的荷蘭人一度都以為自己沒有機會再逃出生天了。而現在的戰局雖然被動,但斯派克斯卻注意到對手的攻勢僅僅就局限于岸上的十多個炮臺,海上卻沒有與之相配合的包抄。而且岸上除了炮臺火力之外,根本就沒看到對手還有別的動向。
斯派克斯認為這有兩種可能,一是對手認為僅僅憑借炮火的優勢就能打敗這支船隊,不屑動用其他的手段來進行作戰,但這種可能性應該非常低,只要對手的指揮官腦子沒抽風,就不應該使出這種昏招。而另一種可能性,那就是對手的實力有限,除了炮臺火力之外就沒有更進一步的攻擊手段了,這從對方炮火打斷了“勝利者號”主桅桿之后立刻轉向集火“水獺號”似乎也能看得出一點端倪。
“放小船,讓士兵們登陸”斯派克斯在這個關頭作出了一個十分大膽的決定“給水獺號發信號,讓他們強行登陸”他并沒有選擇后撤,而是下令棄船登陸,不退反進。
另一條船上的布勞沃很快便看到了同伴船上打出的旗語,他立刻便明白了對方的意圖,大聲向船員們下達命令“不要停下來,繼續向前步兵們做好登陸的準備給后面的范隆根發信號,讓他的船到側面吸引火力”
范隆根的幾艘武裝商船本來是稍稍墜后一些,港口炮臺發射出的炮火也沒有對準他這幾條船,開戰之后他的船只是象征性地開了幾炮,完全還處于打醬油的狀態。但就在這個時候運兵船發來了讓他前進的指令,這真是讓范隆根心頭如同有一萬匹草泥馬奔騰而過大哥,我這是商船不是戰船啊
怨氣歸怨氣,范隆根也不敢就這么下令讓自己的船率先逃跑,那樣做的話,等回到巴達維亞之后可是要上軍事法庭的,而且很可能會因此影響到他的家族在遠東地區的利益,這口大鍋范隆根也背不動。因此他也只能按照布勞沃的指令,下令船隊從兩艘運兵船的北側切過去,這樣能夠在海岸火力和運兵船之間形成一道障礙說白了就是給兩艘運兵船做擋箭牌,讓他們能夠有機會實現靠岸登陸。
這樣做的后果不難預見,火力與船板厚度都不如戰船的武裝商船在面對這兇猛的岸防炮火時,船只和人員所將受到的損傷也會更為嚴重,但軍令如山,當戰場需要這些船成為炮灰的時候,水手們也只能拼著命往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