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為了火力覆蓋范圍和射擊角度的考慮,十二座炮臺是沿著港灣海岸線布置,由北到南拉開的距離大約有一公里,而守島部隊的兵力又不足以對這么長的火力線進行全線防御,就只能將兵力分散開來。而這樣做的后果從今天的戰局來看無疑是相當失敗的,敵人只要登陸并突破了其中一個炮臺,就幾乎等同于突破了整條防線。
這種戰術安排上的嚴重失誤倒也不是穆夏柏一個人的責任,因為最初的防御布置并不是他個人的意思,而是參謀部在考量過本地地理環境,并進行了戰術推演之后才決定下來,炮臺的設計方案和戰術安排全都是攻打這里之前就安排好的,穆夏柏也只是遵照軍令行事而已。但這毫無疑問是軍方的一次重大失策,勞命傷財的分散炮臺非但沒能起到阻止敵軍登陸的作用,反倒是讓原本就單薄的守島兵力被分攤得更加單薄了。
“發信號,全線撤退,向二號防線轉移,二連負責殿后”穆夏柏頓了頓,繼續說道“炮兵撤離時把武器和彈藥都處理掉”
重達數百斤的火炮顯然是沒辦法跟著部隊一起順利撤走了,而這些東西萬萬不能落入到荷蘭人的手中,否則立刻就會變成對手的武器,因此穆夏柏才會下令要求炮兵先處理掉裝備再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