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漢出兵占領安不納島的模式本來就是模仿了早前在瓊北實施的“燎原計劃”,先派出一支部隊以海盜身份為掩飾占領當地,然后海漢民團再打著正義之師的旗號,從海盜手里奪下這個地方。當然了,奪下之后歸屬權并不會交還到原來的主人手中,而是順理成章地將戰利品變成海漢的轄區。瓊北地區已經在這種思路的操作之下改旗易幟變成了海漢所屬,小小的安不納島操作起來難度自然還要小得多。
而完成這個計劃的難點并不在于改旗易幟這件事,而是一個合適的時機,以及以何種方式將這個消息告知給巴達維亞的荷蘭東印度公司。如果操作得好,或許東印度公司就會知難而退,不再繼續對安不納島發起軍事行動。
寧崎苦笑道“你這甩鍋倒是甩得瀟灑,那到時候荷蘭人不停手,這個鍋就是外交部門的咯”
“不要說誰的鍋,這多見外,大家分工合作,都是為海漢出力嘛”錢天敦做了幾年地方大員,自然多多少少也學會了打官腔的本事。
“話說回來,過兩天你去南日島完成交接,我帶著使團船隊就回去了,福建這邊就靠你看著了。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可以找駐漳辦的宮家父子問問,他們對福建地方上的情況比較熟。另外許心素的四兒子許裕拙,也就是今天出海迎接你們的那個水師參將,他以前曾經到勝利港留學了一段時間,政治態度應該是比較傾向于我們一方的。許心素一般都會讓他負責與我方溝通的事宜,有機會也可以多多拉攏他,原因就不細說了,你懂的。”
錢天敦點了點頭,這中間的門道他自然明白。海漢在安南駐軍期間,也同樣有意識地選擇了一些安南的年輕軍官進行重點培養和扶持。這些安南軍官的共同特點就是曾經系統地接受過海漢的軍事培訓和灌輸,對海漢有著比較友善甚至是依賴的態度,而且其本身有一定的出身背景,這可以保障他們可以在安南的官場上能有更多的機會往上爬。執委會和軍委都相信這些年輕軍官在海漢的扶持之下進入到安南政治圈高層之后,可以帶動和影響這個國家在今后數年內都繼續保持親海漢的政治態度。
例如現任安南護第一師師長的鄭廷,就是海漢軍事體系為安南軍方培訓出的第一批軍官之一。他本人除了多次到勝利港軍校進修之外,還有數次與海漢民團共同行動,在一線觀摩民團軍作戰的經歷。其父鄭柏是現任安南兵部尚書,與掌握安南大權的清都王鄭梉也有親戚關系,可謂是前途無量。而海漢方面就希望能夠將他扶持到更高的位置上,最好是能在一二十年之后接掌安南的兵部大印,這樣能有助于將海漢與安南之間的盟友關系長久地保持下去。
而類似的套路在福建這邊也可以照搬過來,特別是像許裕拙這樣的出身背景和個人條件,更是值得軍方重點關注和培養。錢天敦在安南待了那么久,對于這中間的操作手法也并不陌生。
7月15日,在經過了短暫的休整之后,錢天敦率領海漢船隊離開中左所繼續北上,來到莆田外海的南日島,與已經在這里駐扎了一個多月的石迪文部進行防務交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