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鐘,備戰”范德維根并沒有慌亂,在確認了狀況之后立刻有條不紊地開始下達命令“炮手們全部進入炮位,升起炮窗大副,讓人去我的艙房把我的制服取來”
雖然荷蘭人的初衷并不想與大明交戰,但這種回避不是畏戰,如果大明水師那么不知輕重地自己撞過來,范德維根也不介意給他們一點小小的教訓以示警告。
對面的船隊以全速向南駛來,而太陽也已經快要從海平面躍出,這個距離上范德維根已經可以通過望遠鏡確認對方桅桿上打出的旗號沒錯,這支船隊正是許氏家族所統領的大明福建水師。
“好吧,既然他們選擇了戰爭,那就讓我們來成全他們吧”范德維根下令道“打旗號,船隊變換隊形,搶占上風頭,準備開炮”
荷蘭的武裝帆船在海戰方面大多具備了一定的經驗,旗艦的旗號打出之后,另外幾艘帆船很快就調整了前進方向,跟著旗艦排出了隊列,將側舷炮口朝向對手駛來的方向。
但明軍顯然沒有打算這么容易就稱了荷蘭人的心意,在發現荷蘭人的打算之后,明軍水師的船隊迅速兵分兩路,撇向左右兩邊,似乎也是打算用類似的招數,以側舷去搶占荷蘭船隊的頭尾位置。
“想和我們玩戰術”范德維根對大明水師的應變手段嗤之以鼻。要談到海戰,荷蘭人在這個時代擁有非常強大的實力,就算是擁有獨步天下的大帆船船隊的西班牙人,也不敢說自己能在海戰方面穩贏荷蘭人。明軍的這種隊形變化,在范德維根看來意圖過于明顯,而且很難對自己的船隊造成實質性的威脅。
“轉向,向西前進,我們要趕在他們的前面。”范德維根很果斷地下達了下一道的命令。
荷蘭帆船在航速上的優勢,也在此時毫無保留地體現出來。荷蘭人的船隊改變航向兜出一道弧線,正好可以截住轉向向西南方向行駛的那一部分水師戰船。
正當范德維根還在考慮要不要用幾發炮彈來警示對手知難而退的時候,他赫然發現對手居然先行開火了。
幾種竹木制成的火器拖著火尾從對方的戰船甲板上升騰而起,在空中劃出弧線扎向荷蘭船隊的方向。這些火器的用途便是點燃對手的船帆與船身,從而癱瘓對手船只的行動力,而其射程都在二三十丈左右,在這個時代的遠東地區絕對算得上是很犀利的武器。然而實戰中所取得效果,并不能完全實現其射擊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