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我們的麻煩”范德維根先是一愣,接著便搖頭道“他們只是才冒出來幾年的新興勢力,怎么可能主動和我們東印度公司作對”
“但他們已經在這么做了,不是嗎”科恩深吸了一口氣道“根據我們的情報,海漢人在過去的三年中逐步控制了廣東沿岸,特別是珠江口水域,他們在那里修筑了港口、炮臺和龐大的移民營地,已經事實控制了這些區域內的水上航道。從他們最近的動作來看,很可能是希望把觸角伸到福建境內。而如果他們要達成這個目的,就必須先解決當地的絆腳石。福建官府已經視其為盟友,唯一擋在他們前進道路上的就是十八芝了。”
“在過去的幾年中,海漢人在福建的滲透工作做得非常好,遠遠勝過你叔叔和他的前任。”科恩給予了一個十分不客氣的評價“你們沒能爭取到的對象,已經被海漢人爭取過去了。如果不是福建官府選擇了跟海漢人合作,他們也不會出現在當地的戰場上參與打擊十八芝的軍事行動。而態度一向是支持十八芝的我們,自然也就成為了他們的對手。”
“但如果迫使我們參戰,他們也未必能有什么好的結果”范德維根畢竟年輕氣盛,并不會因為這樣一次屈辱的失敗而感到心灰意冷,科恩的這番話更是激起了他的不甘“我們東印度公司不管是財力還是兵力,都遠遠超過這些海漢人,我確信我們一定能在戰場上擊敗他們”
“年輕人,自信是好事,但也必須要看清現實。”科恩不急不慢地說道“如果是在巴達維亞附近開戰,我有九成以上的把握可以擊敗他們。但這個成功的概率會隨著距離的增加而逐步下滑,如果是在福建開戰,恕我直言,從你所描述的交戰狀況來判斷,我們獲勝的機會或許只有兩成,說不定還不到兩成。”
東印度公司的武裝力量有七成左右都集中在巴達維亞附近,毫不夸張地說,即便是遠東任何一個王國的軍隊來攻打這里,荷蘭人都有應對的把握。但在自己家門口打仗是一回事,遠征海外又是另一回事了,人員的調動、補給的運輸、信息的傳遞,任何一個環節出現遲滯都有可能影響到戰局,而這些環節中的瑕疵在海外作戰中會成倍地放大負面效果,何況對手還是實力不弱的海漢。
“范德維根先生,請回答我,你們在決定出兵之后花了多少時間來做戰前準備包括制定作戰計劃和籌備物資,調集人馬在內。”科恩問道。
“大約十天左右,總督大人。”范德維根不明其意,但還是恭敬地回答道。
“我想你一定親自參與了這個過程,對吧”科恩見范德維根連連點頭,便接著問道“那么如果你要組織一次遠征三亞的軍事行動,那你準備怎么做你覺得要如何才能戰勝對手”
“三亞”范德維根面露為難之色“從大員港到三亞大概需要十天以上的航程,而聽說海漢在當地修筑的軍港有非常完善的岸防工事,光是大口徑岸防炮就有數十門之多,還有長期駐防該港口的武裝艦隊。如果僅靠大員港的現有船只和兵力,大概是不夠的”
“但海漢人就派出了他們艦隊,跨越了遙遠的航程來到福建,并且擊敗了你的艦隊。范德維根先生,這就是實力的差距,在你無法傷及對手的時候,對手卻可以自由地揮動拳頭,對你進行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