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未嘗不可,等這兩伙人爭斗得差不多的時候,我們的艦隊再一擁而上,占領港口,然后慢慢剿殺島上的余孽”
“這只是理想化的狀況,如果海漢人在上島之前就發現了我們的艦隊,那么他們肯定會放棄登島作戰,先轉過頭來對付我們到時候撿便宜的很可能并不是我們,而是島上的那群海盜”
“行了,先停下來聽我說”科恩敲了敲了桌子,會議室里立刻再次安靜了下來。
“不管海漢人打不打得過海盜,我們都不能讓他們占領了納吐納群島”科恩言簡意賅地把這件事定下了基調“要確保這一點就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趕在他們之前奪回納吐納群島的控制權”
然而想法很美好,現實卻很殘酷。負責收復納土納群島作戰計劃的范迪門很是無奈地接過了話頭“總督大人,恐怕我們最快也得等到大約一個半月之后才能完成兵力調動和其他的備戰項目,預計要到十月才能出兵,如果中間再有其他變故就更不好說了。”
“沒有辦法把這個時間更提前一些”科恩皺眉問道。
“調動兵力需要的時間是無法削減的。”范迪門解釋道“因為兵力不足,我們需要從爪哇以東的殖民地調集作戰人員,這些地方一去一來就得一個月的航程了。雖然軍令已經發出去了,但他們從各地趕到巴達維亞集中,至少也是一個月之后的事情。”
“真該死”科恩嘟囔了一句,卻也沒有再就此追問下去。
范迪門的確不是在推卸責任,從各地抽調部隊的過程繁瑣而耗時,很難有效縮短這中間所需的時間。首先巴達維亞得派出快船去各地傳達軍令,在軍令抵達當地之后,各地的地方長官要視本地的狀況,再決定派出多少人回到巴達維亞參與出征。而這期間在當地進行的出征準備工作,往往又得花費數天時間。范迪門說一個半月的時間,其實已經算是很保守的估計了。如果中間再有什么突發狀況,比如說土著造反、氣候條件不宜出海等等,那會耽擱多久就很難說了。
既然無法趕在海漢人前面出兵納土納,那就不得不另想其他辦法了。科恩開口提問道“如果我們要延緩海漢人出兵的計劃,各位有什么可行的辦法”
采取軍事行動顯然并不是一種明智的做法,現在連出兵納土納群島打海盜的戰備都還沒完成,又談何與海漢這個強敵撕破臉科恩向眾人征詢的意圖,顯然是要大家出一出開戰之外的其他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