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從巴達維亞出發三十天之后,范隆根的船隊終于來到了瓊州島南端海域,距離三亞港大約還有四五十海里。此時已經時值傍晚,范隆根將范德維根和蘇克易叫到船長室,向他們展示了航線海圖。
“先生們,如果我們的航向沒有出現大的誤差,那么最快我們將在明天就抵達三亞港。我希望你們今晚能夠好好休息,明天用最好的精神狀態去面對海漢人。”范隆根想了想又補充道“這或許是我們三個人立功的最好時機,我想兩位應該都和我一樣重視這個機會,對吧”
“當然,范隆根先生,我很贊同您的說法。”范德維根在從大員港返回巴達維亞期間,便與范隆根在途中結下了友情,而這次科恩能夠給予他們東山再起的機會,范德維根也是有決心輔佐范隆根作出點亮眼的成績來。
“聽說海漢人在三亞附近的海上有武裝巡邏船,明天或許我們就會遇到了。船長先生,到時候請記得提醒你的船員們保持克制,千萬不要因為緊張而導致槍炮走火之類的,那樣我們有可能就前功盡棄了。”蘇克易提醒道。
“當然,我會提前告誡他們。”范隆根的臉色也變得嚴肅起來“我只希望他們不要一看到我們就馬上開火。”
通過福建的戰事和后來接二連三的表態,海漢已經充分表明了他們對東印度公司的立場態度,那就是絕對跟“友好”兩個字不沾邊。如果一艘荷蘭帆船冒然出現在三亞海域,的確很難想象海漢人會有什么樣的反應。
正如蘇克易所預料的那樣,他們在第二天一早就被在外海活動的海漢船只發現了。最先發現他們的倒并不是海軍的戰船,而是一艘原本打算前往峴港的商船。不過這艘船在駛出勝利港三個小時之后就發現了這兩艘懸掛著東印度公司voc標志旗的荷蘭帆船,立刻便調轉了船頭往回跑。
福建一役之后,民團海軍大破紅毛船隊的消息早就已經通過各種渠道在海漢統治區內進行了宣傳,普通民眾也都知道自家軍隊跟紅毛人在福建干了一仗大的,光是從福建押送回來的紅毛俘虜就有好幾百人,收繳的武器、軍裝、旌旗等戰利品更是在勝利堡外的小廣場上進行了為期十天的展示。因此這艘商船上的船老大一看到荷蘭人的帆船,隔著老遠就從桅桿上懸掛的旗幟認出了他們的身份。
這艘商船上運載的貨物不多,因此還能趕在荷蘭帆船前面,當其距離勝利港還有大約十海里的時候,便遇上了出海訓練的兩艘海軍船只。船老大立刻命人打出紅藍兩色的求救旗號,向海軍船只靠攏,并立刻報告了自己在外海所見的情況。
雖然這兩艘隸屬于海軍的帆船只是訓練船,但同樣也是武裝齊備,必要時也可以投入作戰。帶隊的軍官當機立斷,命令那艘商船立刻回港報警,他則率領兩艘訓練船駛往外海攔截意圖不明的荷蘭帆船。
大約半小時后,雙方的船只就在海面上遭遇了。海漢軍官命令朝天鳴炮,以示警告。
“那就是海漢人的戰船。這種船在福建參與過戰斗,我認得出它們的外形。”范德維根從單筒望遠鏡里確認了對方的身份,然后將望遠鏡遞給了旁邊的范隆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