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支先頭部隊進入密林之后,很快就從林中發現了那伙逃犯的蹤跡,然后一路順著追到前方大概三四里地的一處斷崖之下,就被埋伏在那里的黎人武裝發動了攻擊。猝不及防之下,當場就有好幾人倒地不起。帶隊的排長發現寡不敵眾,便果斷地命令釋放信號彈求救,然后且戰且退往回撤。但對方顯然是對這次伏擊做了很充分的準備,這支民團武裝的武器在遭遇戰中并沒有能幫他們爭取到多少優勢,一路上都有人受傷倒下。如果喬志亞沒有帶來增援部隊接應,這剩下的十七人能有多少活著逃回石碌還真不太好說。
“居然是有預謀的行動”喬志亞對于這個事實還是感到有些震驚。
雖然瓊中山區還有不少黎苗山寨對海漢并不感冒,甚至是有敵對的情緒,但極少會主動采取攻擊性質的行動,就更別說與苦役營里的黎人勾結起來里應外合,打海漢民團的埋伏了。而且據喬志亞所知,石碌附近的二三十里內都沒有黎峒存在,很顯然這些黎人是從更遠的地方過來,專門在這里設伏擊殺海漢人。
但喬志亞一時間想不到黎人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因為最近幾個月似乎并沒有跟黎人發生過武裝沖突的記錄。
在過去的兩年中,被羈押在此的囚犯因為各種原因而發起的逃亡其實已經有過多次,其中倒也不乏能在事后逃脫海漢追捕的先例當然大部分時候的追捕都僅僅只是象征性的而已。但這些成功逃掉的人往往從此就石沉大海渺無音信,并沒有人知道他們究竟是逃出去了還是悄無聲息地死在了深山里。
不過在過后的逃獄紀錄中,一次脫逃數十人的狀況也算得上是極為罕見了。一般來說稍有頭腦的人都不會組織這么多人一起脫逃,因為這樣會大大降低成功的機率。
首先人一多就很難避免走漏風聲,而囚犯當中為了爭取個人積分而出賣同伴的人可是相當多的,而且苦役營里有規定,揭發其他人不法行徑的,將可以得到被揭發人因此而扣掉的個人積分。類似脫逃這種重罪,揭發一個至少就能得到一個月的積分,要是一次揭發一群人,說不定就能直接獲釋了。所以就算有人策劃從苦役營脫逃,往往也都會控制在有限的幾個人范圍之內,以免惹禍上身。
其次人一多,在逃亡時就更容易引起看守的注意,從而造成行動失敗。而如果是一兩個人,則比較容易利用看守的空隙實現脫逃。
另外多人逃獄即便是能逃出監控區,逃犯們在石碌之外的無人區中所能獲得的補給也極為有限,更不可能做到完全的平均分配,而這極有可能會引起逃犯的內訌。人多了之后,想要藏匿隊伍的行跡,躲避看守的追捕,也會變得更加麻煩。
一年之前石碌礦區剛剛開始修建前期工程的時候,因為看守疏忽,曾經也發生過一次群體脫逃事件。當時共有八十多名囚犯趁著看守不備逃進了工地附近的密林,正好喬志亞那時也在工地,立刻便帶了一個排的民兵追了下去。而后來的結果是追擊中陸續打死打傷多人,最后只有十幾人成功脫逃,但這十幾人從此也再沒有出現在海漢的轄區當中。
有了前車之鑒,喬志亞對于礦區再次發生這樣的事情并不是太吃驚。因為條件所限,礦區至今都沒有在外圍修建任何隔離設施,囚犯們只要安了心想逃,的確是有這個機會的。喬志亞所說的“按程序走”,意思就是讓下面的人先去查明狀況,這么多人逃獄不可能一點征兆都沒有,總會查到一些有用的信息。趁著這個時間駐扎在此的民團也會立刻集合隊伍,派出人馬對幾個可能的方向進行追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