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跟著作亂,倒不如趁著這機會多多檢舉揭發,舉報那些參與暴動的囚犯,這樣說不定還可以為他自己多掙到一些積分來減刑,這難道不比冒險逃獄穩當多了
組織這件事的人顯然無法揣摩到類似李毛仔這種人的心理,結果導致了起事后參與的人并沒有計劃的那么多。一號礦坑中的兩千多名囚犯礦工,也就六七百人參與其中,其他多數人都如李毛仔這般,先找個地方避避風頭,待海漢民團趕到,便陸續出來投降了。
當然陸力也不敢大意,還是吩咐手下對所有主動投降的俘虜進行搜身,并讓李毛仔挑了幾個靠得住的手下在旁邊認人,挑出那些試圖渾水摸魚的暴徒。
陸力也沒忘了讓人趕回到軍營,將所知的情報告知尚在惴惴不安之中的顧凱。接到消息的顧凱自然大喜過望,趕緊告知眾多賓客,外面暴動已經平息的消息,然后用電臺聯系上撤軍途中的喬志亞,將所知的消息擇要告知了他。
礦區這邊的情況顯然要比西監區嚴重得多,由于地勢太開闊,人數有限的警隊根本無法在暴亂開始階段控制住烽煙四起的局面,早早便退入到西監區憑借高墻據守,放棄了礦坑這邊。當陸力帶著人往這邊行進的時候,隔著老遠就能看到礦坑外的工棚一片狼藉,竹木搭建的建筑物幾乎都被點著了,不少地方都已經燒成了斷垣殘壁,一部分礦山機械也遭到了暴徒的搗毀。
不過或許是先前西監區外的交手狀況已經傳了過來,在民團視野中并沒有出現成群結隊的暴徒。陸力不敢大意,讓部隊放慢了行進速度,保持戰斗隊形一點一點地向前方推進。
很快有人發現了兩具遇難的警察遺骸,腦袋已經被鈍器和石頭砸得面目全非,只能從身上的黑色制服辨認出身份。雖然目前還沒有確切的統計數字,但在這場暴亂中喪生的警隊人員顯然也不是小數目。負責采礦區日常秩序的幾乎都是普通警員,暴亂發生時好些人根本還沒反應過來發生了什么事就遭受了致命打擊。
陸力在查看了遺骸之后也沒有什么大的反應,只是面無表情地下令道“任何人看到手持武器的暴徒,可無需警告,直接擊殺”
作為一個驕傲的海漢軍人,陸力對于自己所負責的區域內居然出現這樣的狀況深感痛心,同時也激起了他復仇的怒火所有挑戰海漢權威的異端,都必須為此付出沉重代價
此時通過對西監區門口擊傷的囚犯進行審問,也已經有了進一步的消息在礦區內帶頭挑事的,依然是一群黎人囚犯,并且這些人幾乎都是近幾個月被抓進來的“新人”。這也與之前軍方的判斷不謀而合,的確是有人策劃了這一系列里應外合的行動,剩下的就是元兇的身份還有待查明了。
陸力相信策劃這一切的人并不會止步于在石碌礦區策劃一次暴亂和逃獄,一定還會有進一步的動作,因為就算這幾千囚犯全部脫逃,方圓數十里之內也沒有第二處地方能夠這么多人所需的補給。這些人接下來只有三種選擇,一是繼續攻打石碌軍營和監區,以獲得所需的補給,但這似乎已經超出了他們的現有能力;二是逃往海邊的昌化縣,不過那邊也同樣有海漢民團的部隊駐扎,出海港也在海漢控制當中,穿山越嶺逃過去的結果很可能還是難逃一死;最后一種辦法是逃進深山尋求黎峒的支持,但這么多人可沒有哪個黎峒能養活得了,引導這場暴亂的黎人囚犯要是把這股難以控制的洪流引向自家黎峒,那幾乎無異于是在自尋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