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不斷的交談之后,三位東印度公司的使者也發現這個年輕人的見識絕對超出了他們的預計,盡管于小寶聲稱他去過最遠的地方也就是廣州而已,但其見識似乎一點也不比他們這幾個常年在海上四處奔走的老海狗少。特別是對那些遙遠的地方,比如印度、阿拉伯半島以及更遠的歐羅巴大陸,這位年紀輕輕的海漢官員似乎都有所了解,顯然這并不是一件合乎清理的事情。
而這天在談及到雙方目前的交戰狀態時,于小寶所發表的言論也再次令荷蘭使者們感到驚訝“對于貴方一直拿交戰作為威脅,我只能表示難以理解,難道在歐羅巴各國打成一鍋粥的時候,貴國還有足夠的精力在遠東地區投入大量海上武裝嗎貴國的議會這個時候應該更看重和西班牙人的交戰,而不是在遠東爭奪一個沒有出產的小島吧”
于小寶這番話當然不是他自己想出來的,而是來自于施耐德和寧崎的指點。在歷史上,荷蘭從16世紀初開始就受西班牙的統治,到1568年的時候,荷蘭爆發了反抗西班牙的八十年戰爭。1581年在海牙宣布成立尼德蘭聯合共和國的時候,宣言第一條就是廢除西班牙國王對荷蘭各省的統治權。
當然了,荷蘭的獨立并不是幾個人口頭宣布一下就算數的,歷史上的荷蘭獨立戰爭從1568年一直打到1648年,歷時八十年才獲得了西班牙皇室所承認的獨立,期間付出的代價著實不小。而西班牙作為當時歐洲大陸上的主要強國之一,實力明顯強出一截,在對荷蘭的戰爭中是一直處于優勢地位。這種局面直到1621年西班牙卷入三十年戰爭,才開始有了新的變化。
從1621年至1648年期間,可以說是荷蘭和西班牙打得最為激烈的一個時期,雙方的戰場已經不僅僅限于歐洲,在美洲殖民地和遠東地區,雙方的交手也在不斷地進行著。前幾年東印度公司占據臺灣南部的大員港,并封禁大明海商前往馬尼拉的航路,便是其中的手段之一。而之后西班牙人也派出船隊占據臺北的雞籠港,試圖以此來斷絕荷蘭與琉球、日本、朝鮮等地的航路,也是一種反制的措施。
海漢與西班牙相比孰輕孰弱這個問題基本沒有討論的必要,雖然西班牙面臨著諸多問題而且身陷戰爭泥坑,但終究還是一個強大的帝國,遠遠不是目前海漢這樣偏居一隅的地方勢力可比的。而且西班牙與荷蘭之間的戰爭可以說是你死我活的性質,遠遠不是東印度公司與海漢之間這種區域領土爭端能夠相提并論的。這一點執委會看得很清楚,而且他們相信東印度公司的高層也很明白。跟海漢打,東印度公司沒有百分百取勝的把握,而且極有可能會被西班牙人趁虛而入,執委會認為這可以算得上是東印度公司的一個軟肋。
談了這么多天之后,施耐德認為也是時候給對方點個醒,讓他們意識到主動權究竟是掌握在誰的手中,所以才授意于小寶作出了這樣的表態。
“我們與西班牙人之間的戰爭,是另外一件事,不需貴方費心。”在聽完蘇克易的翻譯之后,范隆根強忍著內心的吃驚,故意一臉木然地說道。
每次回到巴達維亞的時候,都能得到歐洲那邊的最新戰況,但對于遠東的這些國家來說,極少會有人了解到萬里之外的地方所發生的戰爭,更別說明白其中的根源和意義了。而于小寶這寥寥數語,卻似乎已經點破荷蘭人目前最不想面對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