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不好的消息,主要都集中在大明北部地區。”寧崎話鋒一轉,又回到了正題上“這一年有兩件事是值得我們重視的,一是登州之亂,二是山西的農民軍之亂。”
登州之亂的主角是孔有德,這人是遼東礦工出身,天啟年間投軍,在遼東總兵毛文龍麾下服役。崇禎元年的時候,袁崇煥督師遼東,借機處死了毛文龍,之后其舊部發生了一系列的內亂,孔有德等人后來率部離開皮島,渡海投靠了登萊巡撫孫元化。
1631年八月,孔有德所率的部隊在奉命赴東北前線增援的途中因給養問題發生了嘩變,很快就演變成了兵變,孔有德自號都元帥,不再聽從大明朝廷的命令。此后的幾個月中,孔有德就帶著部隊在山東靠著劫掠地方,裹挾民眾,打起了游擊戰。
1632年正月,孔有德與耿仲明里應外合,拿下了登州,并活捉了巡撫孫元化、守備宋光蘭、分巡道王梅等官員。之后孔有德又率兵攻打黃縣、萊州等地,并趁著明廷反應遲緩,抓緊時間擴充了叛軍規模,使得明廷沒辦法在短時間內平息這場叛亂,而山東有半省之地都因此陷入到戰亂之中,死傷和逃離家園的民眾不計其數。
“對于我們來說,登州之亂有兩個重點,一是戰爭造成的大量難民,如果可能的話,我們最好是設法接納,這大概是來年引入移民人口的一個主要路子。第二是孔有德部的叛逃,他們在下半年會因為戰事不利渡海逃到遼東半島,最后投靠了關外的韃子,這是我們必須要盡力去阻止的事情。”寧崎簡單介紹完登州之亂,然后作出了小結。
“我以前看過一些說法,認為孔有德叛逃把明朝的炮兵和制炮技術都帶到了韃子那邊,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我們要阻止他嗎”王湯姆開口提問道。
“不止是先進軍事技術的外泄。”寧崎解釋道“這個人從軍多年,熟知大明軍力的部署情況,后來可是給大明制造了不小的麻煩。1636年被韃子封了王,然后就帶著清軍攻打朝鮮,最后打得朝鮮降清,讓大明失去了東面牽制清軍南下的力量。后來這家伙跟著清軍一起入關,一直打到廣西,殺的漢人可不是小數目。”
“所以我們要狙擊孔有德,其實也是為了給大明續命了”王湯姆恍然道“但要實現這個目標可不太容易,要知道我們現在的勢力范圍才到福建,離山東還有很遠。這么遠的距離,要派小股部隊遠征的風險實在太大,派大部隊又會存在補給方面的問題,我個人不太贊同直接介入干預。”
“我只是先提出這個問題,具體要不要介入,該怎么解決,那還是由你們軍方去作最終決定。”寧崎并沒有與王湯姆爭辯這個問題的意圖。
“說下一個問題吧。”陶東來也不打算在這個時候就要立刻讓軍方作出決定,催促寧崎繼續講解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