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杰雖然也有心效仿錢天敦當初在安南的做法,征召一批土著來訓練自己的親軍,并且在從福建返回途中向軍委打了報告。但軍委并不同意在安不納島上采取當初安南民團的運作方式,原因就是考慮到島上的人種較為復雜,如果組建專門的地方治安軍難免會產生諸多問題。這也就基本絕了奴隸們通過入伍來獲取海漢籍的可能性,他們只能熬過漫長的考察期,才能有機會用自己的勞動積分去爭奪有限的入籍名額。
6月3日,兩艘頂著東印度公司旗幟的荷蘭商船駛入了安不納港。
黎大貴第一時間就跑到了港務中心向羅杰報告“羅首長,東印度公司的運奴船到了,您是否要親自去看一看”
羅杰也很好奇歷史上真實的奴隸交易到底是個什么狀況,便點點頭道“好,那就去看看”
羅杰在美軍服役期間,也曾有到海外駐扎的經歷,見識過“為民主而戰”背后真正的骯臟和底層難民的慘狀,因此他也沒有什么圣母心態,對于奴隸交易這種事是好奇多過反感。人口買賣這種事,即便是在幾百年之后都難以杜絕,何況是現在所處的17世紀,這個時代沒有哪個大國會與人口交易完全絕緣,頂多也就用是否在官方登記來區分合法與不合法了。
進港停靠的兩艘荷蘭商船排水量都在200噸左右,在距離碼頭尚有一海里的地方就放下了船帆。這也是海漢掌控安不納港之后給荷蘭人訂下的規矩,進港必須要先接受登船檢查,確保船上沒有運載違禁品,沒有非法的企圖,才能靠岸停船。雖然荷蘭人對于這種待遇十分的不滿,每次來此停靠的時候都會提出抗議,但海漢并不在意他們的抗議聲,依然是堅持這套做法。荷蘭人雖然心中不服,但也不太敢用木制帆船去挑戰海漢新近修筑的岸防炮。
一年前穆夏柏在安不納島擊退荷蘭人的進攻之后,軍方就已經放棄了原來的分散式線形防御體系,將新的岸防炮臺全部集中到港口正面,并通過活動炮臺實現了一定范圍的射擊轉角。這樣一來在需要進行集火射擊的時候,指揮官就更加便于向各個炮位下達統一的命令。而且在敵方實施登陸作戰的時候,步兵們也能集中力量保護炮臺周邊地區。
此外炮臺上的主力火炮也進行了更新升級,兩門架退式后膛火炮被安裝在了炮臺上。這是石碌昌化的鋼鐵復合體投產之后,第一批煉出來的炮鋼所制造的新式火炮。由于炮鋼的產能還非常低,所以目前軍工部門也只是以試驗品的性質造了幾門出來,交給陸海兩軍進行試用。由于其材料稀缺,加工工藝也較為麻煩,造價遠遠超出軍隊目前列裝的火炮,估計至少還得經過一到兩年的試用之后,等到炮鋼產能得到明顯提升,才會真正開始定型量產列裝部隊。
荷蘭人雖然沒有測試過海漢岸防炮臺的威力,但這顯然要比他們去年所面對的“海盜”建造的分散式炮臺棘手得多,因此荷蘭人對于海漢堅持先檢查再入港的要求雖然不滿,但也不敢輕易挑戰海漢人的耐煩心。
羅杰到達港口的時候,兩艘荷蘭商船已經完成了檢查,靠到了岸邊。不過由于還沒得到下船的許可,雖然已經搭建好了通到岸上的跳板,船上岸上的人都還在互相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