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在原本的歷史中,科恩就是在馬打藍大軍第二次圍城期間因病驟逝于巴達維亞,享年43歲。雖然在這個時空中他因為海漢穿越行動所造成的蝴蝶效應而成功續命,讓馬打藍國在最近的兩年中沒有再妄動兵戈,但無需懷疑的是,郎桑和他的臣民們無時不刻都在等著下一次的開戰機會出現。
從馬打藍國這次的出兵速度來看,羅杰認為這些爪哇土著要嘛是一直做好了開戰的準備沒有放松過,要嘛就是想抓住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打荷蘭人一個措手不及。如果是后者,那馬打藍國的開戰準備大概不會很充分,能否取得他們想要的戰果也很難說。但如果是前一種情況,那目前陷入內亂之中的巴達維亞城倒是真的有可能會被攻陷。
海漢作為一個第三方的旁觀者,當然會希望這兩家打得越慘烈越好,畢竟不管是哪一方最終獲勝,未來都仍將是海漢在南亞地區,特別巽他海峽這個要害航道的掌控權競爭者。如果能通過戰爭的方式消耗其實力,不管是羅杰還是海漢執委會,肯定都是樂見其成的。只是巴達維亞與海漢控制區最南端的安不納群島還尚有六百多海里的距離,想要在第一時間獲取到準確的情報也十分困難。隔著這么大老遠,就算想看熱鬧都看不清楚。
羅杰將帶信的人留了下來,詳細盤問了半天,所得到的情況也只是零碎的信息,參考價值有限。不過他還是不敢怠慢,立刻便去了指揮部機要室,親自向三亞發了電報說明情況。
然而大本營對于這個局面也同樣沒有什么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法,只能是立刻通知海運部,讓海運部出面告誡近期出入港的外來海商船只,在這段時間不要南下巴達維亞,以免被卷入到戰火之中。
海漢與東印度公司之間只是達成了停戰協議,可并沒有任何正式的外交關系,目前唯一的公開往來大概就是安不納港的奴隸貿易了。因此三亞大本營這邊也沒有任何來自東印度公司官方的消息渠道,執委會只能緊急召見了安全部的郝萬清,向他征詢是否有別的辦法可以獲知巴達維亞的戰況。
郝萬清得到這個消息的時間比執委會還晚,從安不納港發來的電報是先送到執委會辦公廳,然后再抄送軍委、安全部等單位。所以當他趕到勝利堡接受執委會征詢的時候,其實也并沒有什么信息可以給執委們參考。
“目前我對各位所能說的就一個字等”郝萬清也是一臉無奈的表情“安全部的確是在巴達維亞安排有情報人員,但如果當地已經被馬打藍國的大軍所包圍,那我們的人恐怕也很難從亂軍中脫困。”
“你的意思是,或許我們要等到戰爭結束之后,才能知道巴達維亞究竟發生了什么事”顏楚杰有些不滿地追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