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倒無妨,他們必定會主動發起進攻的”蘇克易解釋道“馬打藍軍來自南洋各處,抽調了這么幾萬人的武裝來巴達維亞作戰,也會有其無法避免的難題出現。一是補給困難,這幾萬人的作戰所需全得通過海運送來,這就已非易事,前幾年他們發兵來攻,最后都是因為補給不足而自行退兵。二來如此之多的軍隊離開原來的駐地,勢必會造成其國中空虛,時間拖長了,國內出事的風險也就越大。以在下之見,這馬打藍軍來勢洶洶,定會趁著這股氣勢盡快發動攻城戰,以免戰事拖得太久,先把自家給拖垮了。”
成大朋點頭應道“蘇世兄言之有理。只是不知本地城防如何,是否能抵御得了這數倍敵軍的猛攻”
蘇克易道“這倒無需太擔心,巴達維亞每年都會對城防工事進行翻修改造,雖然建城才不過十年時間,但防御工事卻已經增建了三四次。那朝海一面的城墻,厚逾兩丈,炮火難侵。城頭上每隔五丈便布有一處炮臺,城墻下每隔百丈有藏兵洞,戰時還可布置上千火槍兵到城頭協防,若是馬打藍軍敢硬攻城墻,那就有得好看了。”
成大朋當下便暗暗將這些信息記在了腦中,類似城墻這樣的地方一向戒備森嚴,他這種外來客商的身份肯定是沒辦法上去作實地的考察。而蘇克易在聊天中所泄漏的這些信息,已經算得上是很有價值的軍事情報了。
成大朋又問道“不知城內這些守軍,比那號稱建軍之后從無敗績的海漢民團如何若是有海漢民團的戰力,想必守住這城池應當問題不大。”
蘇克易搖搖頭道“這個怕是尚有差距。在下去年去到三亞,雖然只是驚鴻一瞥,但感覺海漢民團的確不是浪得虛名,其裝備和訓練水平都遠在本城軍隊之上。初到三亞之時,在下便住在一處軍營之中,那海漢民團每日天色蒙蒙亮便要出操訓練,天天均是如此。試想其備戰,到了戰場上自然表現出色,本城這些軍隊雖然也有日常訓練,但卻是五日一練或十日一練,輔軍更是有大部分是戰事爆發才臨時征召,這還如何比得過”
成大朋故作吃驚道“那兩軍若是在戰場遭遇,荷蘭人豈不是一戰擊潰”
蘇克易嘆道“去年談判之前,荷蘭人在福建海域便已經大敗了一次。只是礙于面子,這消息并沒有在巴達維亞傳開。和我同去三亞與海漢談判的軍官范德維根,便是那場敗仗的指揮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