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在結構上也有著明顯的差異,這里的城墻并非筆直的一條線,而是每隔一段就有一處向外突出的棱形結構,而城外在兩處棱形結構之間,距離城墻大約三四十米處,都筑有一處小小的三角堡壘,里面駐扎有一到兩百名不等的士兵,其位置也正好處于兩邊棱形結構的火力范圍之內。
在這一層防線之外,才是連通水脈的護城壕溝。之前摸黑泅渡偷襲城下的馬打藍軍,就是被這城外的堡壘駐軍所發現,城里城外的火力夾擊之下,很快就打退了夜襲的敵軍。
如果成大朋沒有去過三亞,那他大概會對巴達維亞城的這種古怪城墻感到很驚訝,不過有了勝利堡這個設計和施工更加成熟的堡壘在前,成大朋倒是覺得荷蘭人修的這城墻只能算是一般般。畢竟勝利堡早就完成了混凝土的結構改建,論堅固程度遠不是這夯土墻所能相提并論。當然他也沒有因此而放松,很仔細地通過雙眼和手腳來測量城墻的數據,并將其默默地記在心中。
成大朋在三亞培訓期間接受過專門的城防偵察訓練,其中的大部分內容就是由軍方和建設部的老師授課,讓學員學會如何在短時間內完成對城防工事的勘測,并將其結構復制到紙面上。而更高級的應用,就是通過觀察推測出城防工事的火力點、薄弱點、屯兵點等重點部位。成大朋能夠親身上到城墻上近距離進行觀察,自然是已經將這偵察任務的難度降到了最低。
不過老天爺似乎特別偏愛成大朋,還想換著花樣把難度再降低一些。成大朋和蘇克易上了城墻之后,很快便來了一名軍官接待他們。而不知是巧合還是刻意安排,這個名叫巴特的軍官居然跟蘇克易還沾親帶故,在本地所娶的女子跟蘇克易算是表兄妹的關系。雖然巴特本身有家室,在這里娶的親只算偏房,但這層親戚關系倒是作不得假的。蘇克易言簡意賅地介紹了兩人的關系,成大朋立刻也寬心了不少,起碼這打交道的難度已經是降低了許多。
而這個巴特對蘇克易的態度顯然要比他的上司范迪門熱絡得多,在看過蘇克易出示的范迪門手令之后,臉上就已經沒有半點刻板的表情了,笑嘻嘻地用不太熟練的大舌頭腔說起了漢語“多謝成老板”
成大朋謙虛兩句,便讓隨從打開銀箱,向巴特介紹道“在下手無縛雞之力,也無法參與作戰,只能用這點東西來慰勞巴特大人手下的弟兄們,每人二兩銀子,請大人召集弟兄們來領取吧”
巴特眼睛一亮,招過身后親兵吩咐兩句,當下便有人過來接手銀箱。成大朋當然也不會不識趣地堅持要自己親手發放,便示意手下人進行交接。至于這些銀子到了巴特手上還能漏多少到下面的人那里,那大概就只能看他的心情而定了。
當然這些都不是重點,不管是銀子還是別的什么,這些都只是成大朋用來套路情報的一個手段而已。這巴特正好是負責北邊城墻守衛的軍官之一,成大朋當然很希望能夠從他口中套取到一些第一手的情報資料。
“聽說馬打藍軍已經與我守軍交手,巴特大人可否指點一下這交戰之處,小人也想瞻仰瞻仰。”成大朋很謙卑地請求道。
巴特顯然也是一個沒什么心機的人,聽到這樣的要求并沒有覺得不妥,當下就拉著兩人到了附近的一個棱形突出部,指著城外某處道“看,那里有一片趴下的灌木,就是炮彈的落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