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打藍人就差一步完成他們的作戰計劃,然而在這個節骨眼上他們卻主動退兵了
隔了許久之后,從空氣中傳來了一聲炮響,接著是第二聲、第三聲,所有人都站起身來仔細分辨,最終確定炮聲是從北面傳來的。
“是我們的援軍是援軍到了”第一個反應過來的人是范迪門,也只有他最清楚援軍的行動計劃。盡管比他預計的時間晚了近一周,但援軍總算是到了
“馬打藍的主力都進城了,駐扎在海邊的全是后勤人員和傷兵。如果我沒有料錯,馬打藍軍的補給也都存放在港口這幫猴子要倒霉了”范迪門理清狀況之后,很快就開始下達命令“所有還能作戰的人,立刻整隊,我們要開始反擊了”
荷蘭人的艦隊其實在五天前就已經在巴達維亞港以東大約220海里外的卡里摩群島完成了集結,包括商船在內的一百多艘帆船裝載著大約四千名作戰人員,悄無聲息地殺了個回馬槍。在此之前這些從各個殖民地區出發的船隊已經掃蕩了馬打藍國位于帝汶島至爪哇島一線的所有主要港口,甚至連婆羅洲南部海岸也沒有放過。由于馬打藍軍幾乎是傾巢而出,荷蘭人在行動期間幾乎沒有遇到過像樣的抵抗,著實搶了個盆滿缽滿。
但由于巴達維亞的交戰狀況無法知曉,這支飄蕩在海上的武裝也很難把握住合適的反擊時機。他們甚至都無法確定,在馬打藍軍圍攻之下的巴達維亞是否已經陷落,如果是那樣的話,他們再殺回去其實也于事無補了。
不過按照事前制定的計劃,在開戰三十天之后,這支艦隊還是決定集結起來發動反擊。13日早上城中的馬打藍軍開始集結起來的時候,荷蘭艦隊也從外海向巴達維亞港發動了突然襲擊。
正如范迪門所猜測的那樣,在攻破巴達維亞城防之后,馬打藍人已經放松了外圍的警戒,主力部隊幾乎悉數派往了城區作戰,而留在港口的全是傷兵和民夫,以及堆成一座座小山的作戰物資。
盡管港口駐守的馬打藍軍很快就發出了警報,但他們并沒有什么辦法阻止荷蘭艦隊迅速靠近港口并實施了登陸。馬打藍軍在此之前的精力都放在了攻打巴達維亞城上,根本沒顧得上在港口這邊設置岸防工事和防線。猝不及防的駐守部隊在如狼似虎的荷蘭人面前沒有得到什么表現的機會,火槍陣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驅散了這些驚慌失措的士兵。
在指揮官的命令之下,剛剛登陸的荷蘭人立刻開始焚燒岸邊的作戰物資其中的絕大部分物資都是馬打藍軍的口糧。而港口燃起的火光甚至比回城報警的人更快引起了城內馬打藍軍的注意,在剌登郎桑下令發動攻勢的同時,城門城樓上的指揮官也已經派人趕去向他報告荷蘭人在港口登陸的警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