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斗到了澎湖之后,所負責的工作范圍主要是民政、基建和商貿,而移民工作無疑是他職責范圍內的重點事務之一,因此雖然這批移民只有數百人,但他還是特地來到碼頭,親自監督接收過程。當然他過來還有一個目的,就是向承運移民的商人詢問一下北方的狀況,以便能對本地的移民接收手段作出適時的調整。
“聽說這批人是從淮安府運過來的”厲斗也沒有跟劉振國兜圈子的打算,寒暄兩句之后便切入到正題中。
劉振國立刻應道“草民是在淮安海州招攬了這批人,他們大多是為避戰亂,從山東青州府的安丘、諸城等地一路往南逃難進入了淮安府地界。這些人家園已被毀去,又不知登萊之亂何時才能終結,只能外出逃難。海州當地因有大量難民涌入,官府已難堪重負,草民去當地招攬難民南下,官府倒是很樂見其成。”
始于1631年8月的孔有德部叛亂,迄今已經有足足一年之久。叛軍不僅占領了登萊兩州的城池,而且不時出擊搜刮地方,似乎要比原本的歷史上折騰得更為厲害。整個膠東半島幾乎無處幸免,大部分州城縣城都被卷入了這場戰亂之中。而因此背井離鄉,向西向南逃命的民眾,也多達數十萬人。與山東相鄰的江淮之地并沒有受到登萊之亂的直接影響,而且又較為富庶,自然成為了一部分難民的逃難首選目的地。
淮安府海州就是后世的連云港,轄地與山東莒南接壤,也就順理成章地成為了山東難民南下進入江淮的第一站。據劉振國所描述,目前滯留在海州當地的山東難民,至少還有五六萬之多,規模甚至已經快要與當地人口齊平了。
這么多人涌入當地,僅僅依靠官府賑濟顯然很難長期負擔,社會資源也不足以負擔起突然暴漲的人口。因此難民們為了求一口飯吃,賣兒賣女賣自己的狀況也比比皆是,毫不稀奇。劉振國去往當地招攬移民甚至都不需要進行太多的宣傳,只消保證上船就有飯吃,就有許多人愿意在前途未明的情況下選擇隨船南下賭上一把。不管是去到什么地方,活下去總比餓死街頭的下場要強。
而這些難民基本都是在航程過半之后,才知道自己要去往的目的地是福建附近的某個大島,在那里會有一幫樂善好施的有錢人雇傭他們做工或務農,今后的衣食都不用再愁了。雖然也有一些人在知道目的地后想要反悔,但劉振國哪會把這些已經上船的人再放走,只要是活口都統統一股腦運到澎湖,交給海漢人打理。他也知道海漢人在這方面有著許多獨門絕招,這澎湖島上數以千計聽命于他們的手下就是實例。
厲斗聽了劉振國的講述之后,并沒有多少輕松的心情。盡管北方似乎還有許多戰爭難民在等著海漢招攬,但這種狀況極有可能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就發生變化,海漢并沒有太多的時間去慢慢運作這件事。
按照原本的歷史,這個時候登萊之亂已經接近尾聲,九月的時候叛軍已經被包圍在登州城中,十月的時候孔有德率部突圍,棄船登船逃往遼東半島,并在第二年投降了關外韃子。如果說山東的戰局跟歷史上相差不大,那么戰亂大概很快就要結束了。而那個時候在外逃難的百姓得到消息之后,肯定也還是會選擇陸續返鄉重建家園,而不是背井離鄉地去往一個完全不可知的環境。
海漢所要做的事情,便是趕在這場戰亂的影響結束之前,盡可能多地從北方引入移民。但截至目前,澎湖基地所接收的北方難民總數都還沒有過萬,平均每天到港人數不足千人,這甚至還比不上廣東番禺李家莊移民轉運中心在高峰時期的移民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