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又道“那我等可否自行開墾耕地,向海漢納糧”
程路解答道“海漢治下之地,皆歸海漢執委會所有,私人也可自行開墾,但并不會得到田地的歸屬權,而且若想自行種地,那就得不到供吃供住的待遇了。以弟兄們的境況,最好還是先老老實實服從分配,待過一兩年穩定下來,再作別的打算不遲。等你們拿到了海漢入籍許可,那時才是真正的開始。”
“入了海漢籍,那就不是大明國的人了”
“大明連糊口的糧食都給不了你了,還留著何用從你們上船那一日開始,便是吃的海漢糧了”程路提醒道“你們愿意做餓死的大明人,還是愿意好好活下去”
這不消細問,大家的答案自然是一致的。不少人心中想著,此時先為了生計委屈求全一下,等日后有了轉機,再找機會回大明不遲。程路自然能猜著這些人的想法,因為他當初入籍的時候也是如此,不過多待上一段時間之后,自然能比較出兩種社會制度的優劣差異。特別是在慢慢認識海漢的真正實力之后,愿意放棄海漢籍恢復大明子民身份的人,還真是少之又少。等這些人在海漢治下多待幾個月,他們中的絕大部分人自然也會做出與自己相同的選擇,說不定還會為了早日入籍而拼命掙表現。至于極少數冥頑不靈的人,石碌礦場這類地方就是其最好的去處了。
程路繼續介紹道“只要入了海漢籍,不管是做工還是務農,能拿到的報酬也會多一些,想要獲得升遷當工頭的機會,那也必須先入籍才行。此外家人要在海漢治下落戶,今后孩子要入學讀書,自己要求醫看病,時時處處都是海漢籍才能獲得優待。等你們待上幾個月之后,自然便會急著要入籍了。而且這入籍的機會不是時時都有,也不是人人都行,名額有限,只有表現優異者才能得到。”
程路所說的這些方面,與移民的生活息息相關,眾人自然是聽得仔細。有人聽完之后便問道“程管事,聽你這意思,俺要入籍,那還得看海漢人的臉色了”
程路應道“海漢人再怎么有錢,那也不能白白幫大明朝廷養著百姓不是人家給吃給住給工錢,那挑一挑人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話說回來,你若不入籍,海漢人如何信得過你”
“程管事來這邊才一個月,就已經入籍了”有人想起程路先前的自我介紹,便追問道。
程路早就想好了套詞,聞言微微一笑道“這也是首長們信得過在下,愿意給一個機會。這種待遇并非人人會有,一般至少也要三個月才能拿到入籍的資格。”
“三個月”眾人互相看了看,眼里多少都有掩飾不住的失望情緒。
聽了程路的講解之后,眾人倒是覺得入籍這件事也沒什么不可接受的,左右都是給人打工,那自然是做待遇更好的高級打工仔比較劃算,其實無非就是變相的賣身契。不過這事居然要拖到幾個月之后,而且還不一定能夠成功,這的確是眾人始料未及的,看樣子海漢人的確是跟普通的地主有著比較大的差別。
“也有快的法子啊”程路看到這幫人的表情,自然就猜到了他們心頭所想,當下接著說道“海漢人有自己的私軍,叫做海漢民團。新來的移民只要報名參軍,順利過了考核,那就算是直接入籍了。”